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略论《集王圣教序》刻立原委及文物馆岳雪楼旧藏本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何碧琪
  • 中文刊名:MYLM
  • 出版日期:2014-10-15
  • 出版单位:美苑
  • 年:2014
  • 期:No.189
  • 语种:中文;
  • 页:MYLM201405019
  • 页数:7
  • CN:05
  • ISSN:21-1079/J
  • 分类号:70-76
摘要
<正>清代著名广东收藏家孔广陶(1832-1890)岳雪楼旧藏《集王圣教序》南宋拓本,是利氏北山堂捐赠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碑帖善本之一,将于明年"北山汲古:碑帖拓本"展览中展出。研究期间发现《集王圣教序》碑刊刻原委尚有斟酌处,此碑是保存王羲之(约303-361)行书法度最重要的碑刻,在了解其刊刻原因后,令人更明了唐太宗、玄奘及怀仁等弘福寺僧之间的情义,这是中国书法之美的重要内涵及独特处。本文拟将此碑重置于当时的时间、地点、译经等相关事
        
引文
1.清王澍:《竹云题跋》卷二,清海山仙馆丛书本。以后学者多从此说,如伏兑冲敬:《集字壁教序》,《书迹名品丛刊:王羲之大唐三藏圣教序碑》,东京:二玄社,1969;西安碑林博物馆编:《前言》,《陕西碑石墓志资料汇编》,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页1-4;高峡:《西安碑林十刻鉴评》.《陕西碑石墓志资料汇编》,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页102-114(原文裁《文博》1992年第4期)。
    2.《雁塔圣教序·大唐皇帝述三葳圣教序记》,明拓本,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藏品编号:1996.0158,北山堂惠赠)。
    3.唐释慧立:《三藏法师传》卷六,大正新修大藏经本。
    4.图版取自《书迹名品丛刊:王羲之大唐三藏圣教序碑》,东京:二玄社,1969。文物馆本“贞观廿二年八月三日内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句,“内”字后缺“出”字(比较图2及图7)。
    5.唐释慧立:《三藏法师传》卷六,大正新修大藏经本。
    6.唐释慧立:《三藏法师传》卷七,大正新修大藏经本。
    7.唐释慧立:《三藏法师传》卷七,大正新修大藏经本。
    8.据《书迹名品丛刊:唐褚遂良雁塔圣教序》,东京:二玄社,1970。
    9.唐释慧立:《三藏法师传》卷八,大正新修大藏经本。
    10.张彦生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善本碑帖录》卷三,北京:中华书局,页106-107。
    11.《唐太宗书王羲之传后》,载于宋陈恩:《书苑菁华》卷二十,宋刻本。
    12.唐释慧立:《三藏法师传》卷七,大正新修大藏经本。
    13.按,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五月己巳崩于翠微宫含风殿,其年八月丙子,上諡号曰文皇帝,庙号太宗。至高宗上元元年(674)八月方改太宗尊号为文武圣皇帝。见(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三·本纪第三·太宗下》,北京:中华书局,1975,第62页。
    14.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三,明刻初印本。
    15.#12
    16.见何炎泉:《略论院藏<集字圣教序>及其相关问题》,《故宫文物月刊》第307期(2008年10月),页78-87。
    17.何炎泉:《略论院藏<集字圣教序>及其相关问题》,《故宫文物月刊》第307期(2008年10月),页78-87。
    18.中田勇次郎,《王羲之を中心とする法帖の研究》,东京:二玄社,1979),页268-269。转引自何炎泉:《略论院藏<集字圣教序>及其相关问题》,《故宫文物月刊》第307期(2008年10月),页78-87。
    19.宋黄伯思:《题集逸少书圣教序后》,见《东观余论》卷下,宋刻本。
    20.其他关于《集王圣教序》的影响,可参程慧颖:《<圣教序>成碑的历史背景及其对唐代书法的重大影响》,《书法研究》总136期(2007年5月),页16-3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