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资本逻辑与马克思主义科学观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Capital Logic and Marxist View of Science
  • 作者:曹志平 ; 崔素娟
  • 英文作者:CAO Zhi-ping;CUI Su-juan;Department of philosophy,Xiamen University;School of Marxism,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 关键词:资本逻辑 ; 《资本论》 ; 科学 ; 马克思主义科学观
  • 英文关键词:capital logic;;Das Kapital;;science;;Marxist view of science
  • 中文刊名:XMDS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amen University(Arts & Social Sciences)
  • 机构:厦门大学哲学系;广西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1-28
  • 出版单位: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No.251
  •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资本逻辑与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研究”(18BZX007);; 福建省高校“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范式的哲学的融通”创新团队项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以马克思哲学为范式的融通创新团队”(20720181103)
  • 语种:中文;
  • 页:XMDS201901005
  • 页数:7
  • CN:01
  • ISSN:35-1019/C
  • 分类号:45-51
摘要
资本逻辑与马克思主义科学观是涉及到《资本论》的哲学意义、《资本论》中的科学观以及马克思主义科学观构成的重要概念,它们互为理解对方的关节点。马克思主义科学观是理解《资本论》对资本逻辑的全面批判及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系的理论关键点,而资本逻辑则是马克思主义科学观中具有理论原则意义的内在部分,是揭示科学的现代属性和特征的钥匙。对资本逻辑与马克思主义科学观关系的研究,重点是阐述《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科学观,论述《资本论》在马克思主义科学观发展中的理论地位,并从资本逻辑来解释马克思主义科学观具有的当代性。
        The capital logic and Marxist view of science are important concepts related to the philosophical significance of Das Kapital,the scientific view in Das Kapital and the constitution of Marxist view of science. They are the key to understanding one another. Marxist view of science is the theoretical central point for understanding the critique of the capital logic from Das Kapital and comprehe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as Kapital and Marxist philosophy. The capital logic is the inner part of the Marxist view of science. It is meaningful as a theoretical principle for Marxist view of science and is the key to revealing modernistic attributes and features of science. The research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apital logic and Marxist view of science focuses on expounding the scientific view in Das Kapital and its manuscripts,discussing the theoretical position of Das Kapital in the development of Marxist view of science,and understanding the contemporaneity of Marxist view of sci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apital logic.
引文
曹志平,2007a:《马克思科学哲学的本体论与哲学主题》,《自然辩证法通讯》第5期。
    曹志平,2007b:《马克思科学哲学论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陈学明,2012:《资本逻辑与生态危机》,《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鲁品越,2013:《资本逻辑的内涵》,《上海财经大学学报》第5期。
    马克思、恩格斯,200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198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198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199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马歇尔·伯曼,2007:《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徐大建、张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潘恩荣,2015:《〈资本论〉研究需要引入“技术逻辑”》,《哲学研究》第9期。
    孙正聿,2010:《“现实的历史”:〈资本论〉的存在论》,《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孙正聿,2014:《〈资本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与探索》第1期。
    郗戈,2013:《资本逻辑的当代批判与反思:〈资本论〉哲学研究的关键课题》,《南京社会科学》第6期。
    约瑟夫·劳斯,2004:《知识与权力》,盛晓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雷声,2015:《资本逻辑》,《新视野》第2期。
    (1)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1卷第1章《费尔巴哈》中明确地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他们还说,“这种考察方法不是没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马克思、恩格斯,1995:7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