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当代认知语言学视野下的藏族传统比喻修辞研究——以檀丁《诗镜》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A Study On Traditional Tibetan Metaph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temporary Cognitive Linguistics——Taking Dandin's "Kāvyādarda" as an example
  • 作者:旦增尼玛
  • 英文作者:Tenzin Nyima;School of Tibetan Language and Culture, Northwest Minzu University;
  • 关键词:比喻修辞格 ; 《诗镜》 ; 认知性 ; 藏文文论
  • 英文关键词:metaphor;;"Kāvyādarda";;cognitive;;Tibetan literary theory
  • 中文刊名:XZDX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ibet University
  • 机构:西北民族大学藏语言文化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6-15
  • 出版单位: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v.34;No.138
  • 基金: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藏族古典文艺美学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号:18BZW186
  • 语种:中文;
  • 页:XZDX201902015
  • 页数:7
  • CN:02
  • ISSN:54-1034/C
  • 分类号:102-108
摘要
文章借鉴当代认知科学的理念和研究成果,运用"接纳不可能特征的五组方式"的研究方法,并结合藏文比喻修辞格的自身规律,研究藏文古典文论《诗镜》提出的比喻修辞格的认知性特征,描写了每个比喻辞格变体的结构公式,将藏文比喻修辞格的本体研究扩展至认知关系研究的层面,力图构建藏族传统修辞学的研究范式。
        Based on the concept and research results of contemporary cognitive science, a study has been done on the cognitive characteristics the metaphor mentioned in the classical Tibetan literary theory of poetry "snyanngag-me-long" together with the self-law of metaphor in the Tibetan literature. This article illustrates the structural formulas of each metaphorical variant aiming to extend the ontology study of the Tibetan metaphor to cognitive relationship research so as to construct the research paradigm of the traditional Tibetan rhetoric.
引文
[1]王希杰.汉语修辞学(第三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390.
    [2]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1.
    [3]束定芳.论隐喻的本质及语义特征[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8(6)(总第118期):10.
    [4][5][6][12][13][15][19][20][21][26][27][30][32]刘大为.比喻、近喻与自喻:辞格的认知性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6:25,1,2,27,73,28,70,70,31,32,34,37,38.
    [7]尹锡南.印度诗学导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300.
    [8][17][22][23][24][25][28][29]赵康,编译.《诗镜》四体合璧:藏文、拉丁文、梵文、汉文[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4:78,80,94,79,90,200,80,88.
    [9]康珠·丹增曲吉尼玛.康珠·丹增曲吉尼玛修辞学(藏文)[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16:146.
    [10]陈汝东.修辞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201.
    [11][英]泰伦斯·霍克斯.隐喻[M].穆南,译.山西:北岳文艺出版社,1990:69.
    [14]陈汝东.认知修辞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462.
    [16]赛仓·罗桑华丹.藏族修辞学入门(藏文)[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3:134.
    [18][美]乔治·莱考夫、马克·约翰逊.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何文忠,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137.
    [31]东嘎·罗桑赤列.诗学明鉴(藏文)[M].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2001:177.
    (1)才旦夏茸著,贺文宣翻译的《藏族诗学概论》里指出,意义修饰法的种类划分共有35类,即是:1.直叙自性修饰法2.比喻修饰法3.形象修饰法4.点睛修饰法5.反复修饰法6.否定修饰法7.叙因修饰法8.翻案修饰法9.存在修饰法10暗示修饰法11.夸饰修饰法12 .浪漫修饰法13.因由修饰法14.隐微修饰法15.片面修饰法16.依次修饰法17.喜悦修饰法18.表情修饰法19.威武修饰法20.托辞修饰法21.良缘修饰法22.恢宏修饰法23.矫饰修饰法24.双关修饰法25.特写修饰法26.类聚修饰法27.矛盾修饰法28.非宜赞扬修饰法29.隐赞修饰法30.树标修饰法31.并具修饰法32.互换修饰法33.祈愿修饰法34.混合修饰法35.已意修饰法。
    (1)该书引入了当代认知科学的理念和研究成果,对传统修辞学中与认知相关的辞格进行了重新审视。作者认为不可能特征是从语言性质过渡到深层认知心理的关键概念,为此该书引入了认知心理研究中原发过程和模式识别的理论,进一步从相似关系、接近关系、自变关系和无认识的介体几个因素出发,论证了不可能特征的形成。
    (2)刘大为《比喻、近喻与自喻——辞格的认知性研究》中认为:解释性的原则,是通过对认知原发过程的分析,提出了原发过程当中人之变化的有介体和无介体两种方式以及有介体方式中的相似、接近关系,无介体方式中的自变关系,从而把认知性辞格归纳为三个:比喻、近喻和自喻。
    (3)刘大为《比喻、近喻与自喻——辞格的认知性研究》中认为(1)必有特征,是属于某个类别的对象必须具有的特征,当这一类别或类别中的对象被词语指称时,它就是词语的区别性语义特征或内涵特征,也即必有特征。任何词语的词义都是一个必有特征的集合;(2)可能特征,是属于某个类别的对象可能具有的特征,当这一对象被词语指称时,它就是能与该词发生组合关系的语义特征,即这一词组的外延特征或可能特征;(3)不可能特征,是属于某个类别的对象不可能具有的特征,当这一类别被词语指称时,它就是不能与该词发生组合关系的语义特征。
    (4)文章所述的“一些辞格”,指的是比喻(包括明喻、暗喻、借喻等)、比拟、借代、移就、拈连、夸张六种,再加上象征、通感所涉及的语言现象。
    (1)刘大为著作中认为:本体是接受不可能特征的主体,而本体对不可能特征的寻求往往要借助于一个中介对象,这就是介体。通常所说的喻体也是一种介体,表现本体的词语分别是本体词、介体词。我们使用A、B,Wa、Wb分别表示本体、介体、本体词、介体词。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