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国医大师金世元教授谈“浙八味”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梅全喜 ; 宋叶 ; 金艳 ; 王秀娟 ; 金世元
  • 关键词:浙八味 ; 道地药材 ; 历史考证 ; 采收加工 ; 规格等级 ; 现代研究
  • 中文刊名:SZGY
  • 英文刊名: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 机构:深圳市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金世元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中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3-20
  • 出版单位:时珍国医国药
  • 年:2019
  • 期:v.30;No.283
  • 语种:中文;
  • 页:SZGY201903069
  • 页数:4
  • CN:03
  • ISSN:42-1436/R
  • 分类号:198-201
摘要
浙八味为盛产于浙江的道地药材,浙江省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生长环境是成就浙八味的必然因素。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浙八味"的定义已超于单纯的白术、白芍、麦冬、温郁金、杭菊花、延胡索、玄参、浙贝母这八味药物范围,而成为浙江省道地药材的统称。文章根据金世元教授对"浙八味"的讲解,并结合历史考究和现代研究结果对"浙八味"进行了阐述,为"浙八味"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引文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105,155,310,208,117,292.
    [2] 罗淳.浅谈赤芍与白芍的历史源流、划分及应用[J].光明中医,2011,26(11):2356.
    [3] 严倩茹,邬伟魁.白芍饮片的质量现状与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进展[J].药物评价研究,2015,38(2):229.
    [4] 彭华胜,王德群.白术道地药材的形成与变迁[J].中国中药杂志,2004,29(12):15.
    [5] 王瑶.浙江道地药材白术质量综合评价[D].浙江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6] 魏·吴普等述,石学文点校.神农本草经[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6,4,25.
    [7] 龚亚君,张洁,项志南,等.中药麦冬本草溯源释疑[J].中国药师,2017,20(2):229.
    [8] 吴笑如,徐德生,冯怡,等.沿阶草属主流商品麦冬块根与须根中大类成分的含量比较[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8):1467.
    [9] 童菊华,王玉霞,孙虹,等.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杭麦冬和川麦冬药效差异性研究[J].药学学报,2014,49(10):1451.
    [10] 王玉霞,孙虹,王威,等.杭麦冬与川麦冬对大鼠生化指标的影响及道地性探讨[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4,28 (2) :33.
    [11] 邵清松,郭巧生.药用菊花道地药材形成源流考[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7):1751.
    [12] 葛永斌,燕傲蕾,徐娟,等.不同产地的4种药用菊花成分差异与其影响因素[J].黄山学院学报,2015,17(3):65.
    [13] 王亮,汪涛,郭巧生,等.昆仑雪菊与杭菊、贡菊主要活性成分比较[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20):3442.
    [14] 何先元,郭巧生,徐文斌,等.道地药材菊花形成的原因[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0(12):65.
    [15] 徐春波.本草古籍-常用道地药材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81.
    [16] 陆中华,张真,王兆林,等.玄参浙玄1号栽培技术研究[J].浙江农业科学,2013,(4):394.
    [17] 储姗姗,彭华胜.延胡索道地药材的沿革与变迁[J].中医文献杂志,2015,33(6):21.
    [18] 孙丹,任延久,张敬杰,等.贝母的本草考证[J].中医药信息,1998,(4):32.
    [19] 何琛晔,张春椿,李石清,等.浙贝母品质现状及中药材生态适宜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8,24(2):220.
    [20] 郭海朋,胡润淮,邵清松.温郁金的道地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799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