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观察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VC)和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通气在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新生儿的价值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目的于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中应用分别采用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和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实施治疗,比较治疗效果。方法从2017年2月起至2018年9月毕,选取10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遵照均匀分组的原则实施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在对照组中应用SIMV实施治疗,在观察组中应用PRVC实施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儿各个时间点的气道峰值均较低,统计学意义显著(P <0.05);实施治疗72小时后,观察组患者的氧和指数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于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中应用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的效果显著,其中相较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能够更有效的降低氧和指数和气道峰值。
        
引文
[1]陈书文.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0):111-112.
    [2]曾玮.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比较[J].医学综述,2015,21(14):2664-2666.
    [3]杨国颖.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联合压力调节加目标容量控制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观察[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4,26(11):68-71.
    [4]胡金绘,王军,武荣.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9):39-4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