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记忆与认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南海《更路簿》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Memory and Identity: The Genglubu as 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 作者:王利
  • 英文作者:WANG Libing;Guangzhou University;
  • 关键词:更路簿 ; 南海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记忆 ; 认同
  • 英文关键词:Genglubu;;the South China Sea;;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memory;;identity
  • 中文刊名:TPYX
  • 英文刊名:Pacific Journal
  • 机构:广州大学;
  • 出版日期:2019-03-15
  • 出版单位:太平洋学报
  • 年:2019
  • 期:v.27
  •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南海渔民的跨海流动与互动研究”(16CSH05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TPYX201903007
  • 页数:11
  • CN:03
  • ISSN:11-3152/K
  • 分类号:55-65
摘要
南海《更路簿》是历史上海南渔民长期海洋实践的产物,属于渔民的集体记忆,具有文化整体性的特征。南海《更路簿》在经历了一系列遗产技术的改造以后,逐渐变成一种主张国家海洋历史性权利的社会记忆和认同政治的符号象征。伴随渔民群体自身的社会转型和经济形态变迁,《更路簿》所承载的海洋情怀、历史记忆和集体认同面临消失的危险。《更路簿》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保护与传承的核心应在于遗产持有者群体的历史记忆与遗产认同。《更路簿》的保护传承工作应充分发挥渔民的主体性,为渔民重建一个包含多元表述的记忆社区,赋予渔民集体记忆更加鲜活的生命力,让渔民在真实的文化空间和海洋实践中自觉传承《更路簿》。
        Genglubu is the product of the long-term marine practice of Hainan fishermen in history, it belongs to the collective memory of fishermen an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al integrity. After a series of transformation of heritage technology, genglubu has gradually become a social memory of the nation's historic maritime rights and a symbol of recognition of politics. At the same time, the sea feelings and historical memory and collective identity carried by genglubu are in danger of disappearing. As 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 core of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genglubu should be the historical memory and heritage identification of the heritage holders. In the future,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genglubu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subjectivity of fishermen, rebuild a memory community with multiple expressions for fishermen, endow them with more vivid collective memory and make them consciously inherit genglubu in real cultural space and marine practice.
引文
(1)王利兵:“南海航道更路经研究——以苏德柳本《更路簿》为例”,《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6年第2期,第121页。
    (2)关于苏德柳本《更路簿》的内容,可参见王利兵:“南海航道更路经研究——以苏德柳本《更路簿》为例”,《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6年第2期。
    (3)韩振华主编:《我国南海诸岛史料汇编》,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382页。
    (4)刘玄宇、张争胜、牛姝雅:“南海《更路簿》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体记忆的失忆与重构”,《地理学报》,2017年第12期,第2286页。
    (5)张荣:“版本学视野下的《更路簿》研究”,《南海学刊》,2017年第2期,第32页。
    (6)2011年6月10日,由海南省琼海市补充申报的“南海航道更路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7)[英]迈克尔·罗兰著,汤芸、张原编译:《历史、物质性与遗产:十四个人类学讲座》,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版,第152页。
    (8)魏爱棠著:《加礼的记忆:泉州提线木偶戏的遗产认同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5页。
    (9)刘玄宇、张争胜、牛姝雅:“南海《更路簿》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体记忆的失忆与重构”,《地理学报》,2017年第12期,第2288页。
    (10)彭兆荣著:《遗产反思与阐释》,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68页。
    (11)[法]哈布瓦赫著,毕然、郭金华译:《论集体记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1页。
    (12)刘义杰:“《更路簿》研究综述”,《南海学刊》,2017年第1期;张荣:“版本学视野下的《更路簿》研究”,《南海学刊》,2017年第2期;夏代云、夏代珉:“《更路簿》的研究现状与拓展空间”,《新东方》,2017年第6期。
    (13)参见:琼海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关于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促进潭门地区海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2017年8月25日,海南省琼海市人民政府网,http://xxgk.hainan.gov.cn/qhxxgk/wtj/201708/t20170825_2404960.htm。
    (14)魏爱棠著:《加礼的记忆:泉州提线木偶戏的遗产认同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40页。
    (15)魏爱棠著:《加礼的记忆:泉州提线木偶戏的遗产认同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74页。
    (16)王利兵:“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海洋生计与文化适应——以海南潭门渔民为例”,《南海学刊》,2016年第1期,第56页。
    (17)M. G. Cattell and J. J. Climo, “Introduction: Meaning in Social Memory and History: Anthropology Perspective”, in M. G. Cattell and J. J. Climo, eds., Social Memory and History: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Altamira Press, 2002, p.5.转引自魏爱棠著:《加礼的记忆:泉州提线木偶戏的遗产认同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65页。
    (18)同①,2015年版,第267-269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