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防震减灾现代化建设的地震应急体系探索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刘岸果 ; 张苏平 ; 陈文凯 ; 孙艳萍 ; 马小平 ; 朱瑞
  • 关键词:防震减灾 ; 地震应急 ; 现代化 ; 应急体系 ; 信息化
  • 中文刊名:GLKW
  • 英文刊名:Management Observer
  • 机构:甘肃省地震局;
  • 出版日期:2019-06-20
  • 出版单位:管理观察
  • 年:2019
  • 期:No.724
  • 基金:“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基于现场实时信息的损失动态评估技术及应用示范”(项目编号:2017YFC1500906)
  • 语种:中文;
  • 页:GLKW201917040
  • 页数:3
  • CN:17
  • ISSN:11-5688/F
  • 分类号:95-97
摘要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震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对照现有地震应急体系流程,结合新时代防震减灾现代化建设要求,梳理了地震应急体系的一些思考和建设意见,对地震应急体系的现代化做出了诠释,为新时代地震应急体系探索提出一些有益尝试。
        
引文
[1]聂高众,安基文,邓砚.地震应急灾情服务进展[J].地震地质,2012.(4):782-791.
    [2]姜立新,聂高众,帅向华等.我国地震应急指挥技术体系初探[J].自然灾害学报,2003,12(2):1-6.
    [3]陈宏博,朱仁晟,张凯.公共突发事件中应急联动与指挥系统研究[J].科技信息,2006(02S):44.
    [4]高惠瑛,焦双建等.城市抗震应急指挥信息系统框架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04,20(2):30-34.
    [5]霍彦.大城市应急指挥系统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3.
    [6]刘铁民主编.应急体系建设和应急预案编制[J].现代职业安全,2017(1):105.
    [7]万军.中国政府应急管理的现实和未来[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3(5):44-50.
    [8]王学栋.论我国政府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J].软科学,2004,18(3):47—50.
    [9]王文俊.中小型城市应急指挥及社会综合服务系统规划初探[J].信息化建设,2006(5):24-27.
    [10]苗崇刚,聂高众.地震应急指挥模式探讨[J].自然灾害学报,2004.13(5):48-54.
    [11]中国政府网.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2011,[EB/OL].[2011-09-08].http://www.gov.cn/yjgl/2006-01/11/content,-153952.htm.
    [12]刘铁民.重大突发事件情景规划与构建研究[J].中国应急管理,2012,8(4):18-23.
    [13]钟开斌.回顾与前瞻:中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J].政治学研究, 2009,(1):46.
    [14]薛澜,钟开斌.国家应急管理体制建设:挑战与重构[J].改革,2005,(3):5-16.
    [15]李磊.地震应急救援现场需求分析及物资保障[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6(3):15-1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