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从悲悯到解放:左翼美术的初心与遗音——以黄新波《控诉》与胡一川《开镣》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From Pity to Emancipation:The Beginning and Aftermath of Leftwing Fine Arts:A Case Study of Huang Xinbo's Accusation and Hu Yichuan's Liberation
  • 作者:李公明
  • 英文作者:Li Gongming;
  • 中文刊名:WYYJ
  • 英文刊名:Literature & Art Studies
  • 机构: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广州美术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1-10
  • 出版单位:文艺研究
  • 年:2019
  • 期:No.323
  • 语种:中文;
  • 页:WYYJ201901016
  • 页数:13
  • CN:01
  • ISSN:11-1672/J
  • 分类号:136-148
摘要
在随着20世纪中国革命进程而发展起来的左翼美术史上,黄新波创作的《控诉》和胡一川创作的《开镣》是两幅有一定代表性的重要作品。通过重返历史语境和深入分析,可以证实它们都蕴涵着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向往解放与自由的价值观,是左翼美术的真正底色与初心。值得反思的是,左翼艺术内部充满倾向性斗争的思想系谱如何影响着艺术的发展,"悲悯"与"解放"这两个左翼美术的重要价值观念是如何在历史的巨大转折中发生变化,以及左翼美术的初心如何转化为"遗音",进而思考中国革命左翼叙事中的人道主义与自由观念的真实性及其历史命运。
        
引文
(1)李公明:《革命历史画创作中的“解放”与“自由”——重读胡一川〈开镣〉》,载《文艺理论与批评》2017年第2期;《“高贵的人道精神”与黄新波的左翼木刻艺术——以黄新波在香港时期(1945—49年)的版画创作为中心》,载《文艺理论与批评》2018年第5期。
    (2)在《香港史》(该书被称为“西方最权威、最详尽的香港通史”)中,对该事件一字未提(弗兰克·韦尔什:《香港史》,王皖强、黄亚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3)(8)黄蒙田:《新波在香港创作的版画——回忆新波之七》,原载香港《美术家》第46期,1985年10月,收入黄蒙田、陈实等著,黄元编《刀笔画笔文笔——黄新波在香港》,(香港)天地图书公司2011年版,第71页,第71页。
    (4)司马文森:《上水四童军》,收入“学生小文库”第一辑,香港学生书店1948年版。
    (5)承黄元教授专门在香港寻找并复印了当年香港几家报纸对此事的报道,谨致谢意。综合《星岛日报》《大公报》《正报》等中文媒体的报道,事件经过大致是这样的:1948年4月13日,香港上水凤溪小学的四名学生越过边界,行至深圳公路被国民党军队逮捕、拷打,据称他们被疑为“共党”谍报人员,两日后四人均被枪杀。
    (6)参见孙扬《无果而终:战后中英香港问题交涉(1945—194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国民政府为何错失收回香港的历史机遇》,澎湃新闻2015年10月27日。
    (7)《刀笔画笔文笔——黄新波在香港》中的《黄新波香港画作编年》有著录。另外承黄元教授2017年7月12日惠告,在她记忆中,除了创作《控诉》和给司马文森的报告文学画插图以外,黄新波还曾经专门为这一事件画了四幅漫画,发表在香港的一份报纸上。待考。
    (9)(35)黄元访谈《向一个博大而寂寞的诗魂致敬》,载《羊城晚报》2011年11月12日。
    (10)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序目》,《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87—488页。
    (11)黄新波:《悼念凯绥·珂勒惠支》,原载(香港)《星岛晚报·星岛艺苑》1946年8月18日,署名骆文宏,收入《刀笔画笔文笔——黄新波在香港》,第489—490页。
    (12)陈实:《一次失去的会面——新波逝世十六周年祭》,《刀笔画笔文笔——黄新波在香港》,第206页。
    (13)黄新波:《〈心曲〉小引》,转引自《心曲人间:黄新波艺术研究》(展览资料集),岭南美术出版社2017年版,第204页。
    (14)梁明诚:《革命的艺术的人生——痛悼胡一川》,载《美术》2000年第9期。
    (15)胡一川研究室编《红色艺术现场——胡一川日记(1937—1949)》,湖南美术出版社2010年版,第447页。
    (16)陶咏白采访《胡一川:革命家·画家——1982年4月6日访谈随记》,据家属提供资料。
    (17)如朱文轶《进城:1949》,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魏斐德《红星照耀上海城:1942—1952,共产党对市政警察的改造》,梁禾译,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周杰荣、毕克伟编《胜利的困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初岁月》,姚昱等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杨奎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1,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韩刚主编《中国当代史研究》一,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另外还有一些文章、回忆录等资料。
    (18)相关报道见《人民美术》1950年第3期。
    (19)(20)北京博物馆学会主编《北京博物馆年鉴》“中国革命博物馆”,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年版,第174页,第174页。转引自刘曦林《历史题材与历史经验》,载《美术》2010年第2期。
    (21)(23)刘伯坚纪念馆网页,http://his.tsingming.com/liubojian/。
    (22)刘明钢:《方志敏所戴的脚镣》,人民政协网,www.rmzxb.com.cn/c/2016-09-22/1047689.shtml。
    (24)歌词为:“戴镣长街行,告别众乡亲。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我一个,自有后来人。”
    (25)《无声的榜样──罗工柳谈胡一川》,收入陈琦编《罗工柳研究文献集》1,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26)《胡一川日记》1957年6月25日。未刊稿。
    (27)《胡一川日记》1952年8月31日。未刊稿。
    (28)《胡一川日记》1959年7月25日。未刊稿。
    (29)(31)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37页,第21页。
    (30)见《刀笔画笔文笔——黄新波在香港》,第247页,所据为1947年的油印原件。
    (32)黄元:《寻找木刻连续画〈爱〉》,《刀笔画笔文笔——黄新波在香港》,第392页。
    (33)陈闲:《六人画展观后》,《刀笔画笔文笔——黄新波在香港》,第299页。
    (34)邵荃麟:《略论新波的画》,原载(香港)《华商报·热风》1947年12月29日,收入《刀笔画笔文笔——黄新波在香港》,第301—303页。
    (36)李凌:《不可补偿的友情》,《刀笔画笔文笔——黄新波在香港》,第442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