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崇阳县低产雷竹林的成因及改造技术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杨裕振
  • 关键词:雷竹低产林 ; 成因 ; 改造技术
  • 中文刊名:LVKJ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机构: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出版日期:2015-03-25
  • 出版单位:绿色科技
  • 年:2015
  • 语种:中文;
  • 页:LVKJ201503078
  • 页数:2
  • CN:03
  • ISSN:42-1808/S
  • 分类号:173-174
摘要
分析了低产雷竹林形成的原因,包括生产责任意识淡薄,经营管理粗放,林农采笋留笋、挖竹留竹不合理,导至雷竹林荒芜、稀拉、萧条,雷竹出笋率低、产量低。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技术,包括加强生产责任制管理,加强日常生产管理,调整低产雷竹林分结,对低产雷竹林进行合理施肥,深翻、除杂等技术全面改进低产林,为林农创造更高效益,建立高效稳定雷竹林提供参考。
        
引文
[1]佘远国,江雄波,肖创伟,等.雷竹覆盖栽培技术[J].经济林研究,2013,31(4).
    [2]佘远国,江雄波,杨裕振,等.鄂东南早出丰产早竹种(品种)的筛选[J].林业科技开发,2014(3):101~104.
    [3]陈珊,陈双林.集约经营对雷竹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J].浙江农业大学学报,2013,30(4):578~584.
    [4]汪智勇,马银,陈康明,等.生物肥在雷竹园中的试验效果浅析[J].浙江林业科技,2011,31(3).
    [5]张有珍,何钧潮,郑惠君.肥料种类及施肥深度对覆盖雷竹林的影响[J].浙江林业科技,2011,31(3).
    [6]林海萍,姜培坤,范良敏.不同经营措施对雷竹笋的营养品质效应[J].竹子研究汇刊,2004,23(1).
    [7]何钧潮,方伟,卢学可.雷竹双季丰产高效笋用林的地下结构[J].浙江林学院学报,1995,12(3):247~252.
    [8]方伟,何钧,卢学,等.雷竹早产高效栽培技术[J].浙江林学院学报,1994,11(2):121~12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