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就职宣誓的仪式法理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以香港就职宣誓制度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Ceremonial Jurisprudence of Taking the Oath of Office and Modernization of State Governance——On the System of Taking the Oath of Office in Hongkong
  • 作者:江雪松 ; 蔡道通
  • 英文作者:Jiang Xuesong;Cai Daotong;
  • 关键词:就职宣誓 ; 仪式法理 ; 系统运行 ; 功能分化 ; 国家治理
  • 英文关键词:Taking the Oath of Office;;Ceremonial Jurisprudence;;Operation of System;;Functional Differentiation;;State Governance
  • 中文刊名:SHZY
  • 英文刊名:Socialism Studies
  • 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2-10
  • 出版单位:社会主义研究
  • 年:2019
  • 期:No.243
  • 基金: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宪法和基本法实施中增进香港青年法治认同研究”(18YJAGAT001);; 2017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基本法》实施中增进香港青年法治认同研究”(17FXB005);; 江苏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培育点“社会风险评估与治理法治化”(2017ZSJD023)
  • 语种:中文;
  • 页:SHZY201901013
  • 页数:8
  • CN:01
  • ISSN:42-1093/D
  • 分类号:101-108
摘要
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系统治理。系统理论视域中的现代社会遵循功能分化的运行逻辑,就职宣誓本质是相对封闭的仪式系统。在法理上,仪式系统信息识别要素包含时空、言行、器物和程序,其仪式功能具体表现为象征标示、整合吸纳、表达沟通和建制规训。2 018年宪法修正案载入就职宣誓,此前《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104条可视为就职宣誓制度的区域先行先试。仪式展示出与普通法"遵循先例"共通的系统沟通逻辑与自我指涉,使得在区域既有经验基础上推进国家仪式建制的深化成为可能。就职宣誓充当宪制结构耦合的法治组件,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仪式法理应有之义。
        The modernization of state governance is inseparable from system govern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 theory, modern society follows the operational logic of functional differentiation. Taking the oath of office is a relatively closed ceremonial system. In jurisprudence, information identification elements of the ceremonial system include time and space, words and deeds, artifacts and procedures, and its ceremonial functions are embodied in symbolic indications, integrated absorption, expression communication and institutional discipline. Taking the oath of office was written in the 2018 Constitutional Amendment. Article 104 of the Basic Law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an be regarded as a regional trial of the oath-of-office taking system. The ceremony demonstrates the system communication logic and self-reference, in accordance with "following precedents" in the Common Law, which makes it possible to promote the establishment of national ceremony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experience of the region. Taking the oath of office, a law-ruling component of the constitutional structure coupling, is the ceremonial jurisprudence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of state governance.
引文
(1)基本法第104条文为“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主要官员、行政会议成员、立法会议员、各级法院法官和其他司法人员在就职时必须依法宣誓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宣誓解释》全文详见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的解释(草案)的说明》,中国人大网(http://www.pc.gov.cn/wxzl/gongbao/2017-02/21/content-2007634.htm.)
    (1)参见朱含、陈弘毅:《2016年香港立法会选举及宣誓风波法律评析》,载于《法学评论》2017年第4期。
    (2)参见王理万:《香港“宣誓风波”案件判决评析》,载于《法律适用》2017年第2期。
    (3)参见周斯佳:《公职人员就职宣誓的效力与责任》,载于《法律科学》2018年第3期。
    (4)《诗经(下):雅颂》,王秀梅译注,中华书局2015年版,第749-750页。
    (5)[美]哈罗德·伯尔曼:《法律与宗教》,梁治平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页。
    (1)[英]亨利·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0页。
    (2)杜健荣:《卢曼法社会学理论研究-以法律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为中心》,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29页。
    (3)邓正来:《哈耶克法律哲学的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41页。
    (4)李忠夏:《基本权利的社会功能》,载于《法学家》2014年第5期。
    (5)所谓结构耦合,是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渗透与影响,或是多个系统之间互为环境的持续影响。参见:Niklas Luhmann,Law as a Social System,translated by Klaus Ziegert,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pp.395 infra.
    (6)刘涛:《法教义学危机?-系统理论的解读》,载于《法学家》2016年第5期。
    (7)王月明:《就职宣誓制度的程序性价值》,载于《法学》2014年第12期。
    (8)即观察者,这里的观察者在系统理论中并非是一种主体性或主体间性的概念,而是系统意义上的运作。二阶观察是现代社会运用传播媒介和象征媒介展开的基于系统记忆功能展开的自创生。参见刘涛:《互联网时代的社会治理-以社会系统理论为分析框架》,载于《社会学评论》2017年第4期。
    (1)[美]哈罗德·伯尔曼:《法律与宗教》,梁治平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9页。
    (1)[德]洛蕾利斯·辛格霍夫:《我们为什么需要仪式》,刘永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
    (1)[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24页。
    (1)[德]尼可拉斯·鲁曼:《社会中的法》,“国立编译馆”主译、李君韬译,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版,第203页。
    (2)刘涛:《冗余和遵循先例:系统论的考察及启示》,载于《交大法学》2017年第2期。
    (3)李忠夏:《法治国的宪法内涵-迈向功能分化社会的宪法观》,载于《法学研究》2017年第2期。
    (4)苏力:《大国宪制:历史中国的制度构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25页。
    (1)陈明辉:《转型期国家认同困境与宪法学的回应》,载于《法学研究》2018年第3期。
    (2)李忠夏:《基本权利的社会功能》,载于《法学家》2014年第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