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略说《礼记》的内涵与传承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方林
  • 中文刊名:WSZI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
  • 出版日期:2019-05-05
  • 出版单位:文史杂志
  • 年:2019
  • 期:No.201
  • 语种:中文;
  • 页:WSZI201903013
  • 页数:6
  • CN:03
  • ISSN:51-1050/K
  • 分类号:62-67
摘要
<正>《礼记》又称《小戴记》或《小戴礼记》。一般认为是西汉时期戴圣(即小戴)编定。不过,入晋以后,却生出了小戴删编《大戴礼记》之说;又有人说大小戴《记》都各掺杂有非二戴的学说,因此包括《礼记》在内的二戴《记》均是别人托名之作。那么,其真实情况又如何呢?《礼记》的"礼",指的是《仪礼》(即《礼》或《士礼》)。先秦时代,礼学家们在传习《仪礼》时,都附带传习一些参考资料,这种参考资料就叫作"记"。所谓"记",就是对经文的解释和补充。因此《礼记》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对《仪礼》进行解释和补充。在汉代,社会上
        
引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