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清末中日出版大三角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Study on the Triangle of China and Japan between 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 作者:崔波
  • 英文作者:Cui Bo;
  • 关键词:出版大三角 ; 清末 ; 民初 ; 空间
  • 英文关键词:publishing triangle;;Late Qing Dynasty;;Early Republic of China;;space
  • 中文刊名:ZCBS
  • 英文刊名: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 Publishing in China
  • 机构:浙江传媒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6-20
  • 出版单位:中国出版史研究
  • 年:2019
  • 期:No.16
  • 语种:中文;
  • 页:ZCBS201902021
  • 页数:15
  • CN:02
  • ISSN:10-1176/G2
  • 分类号:186-200
摘要
本文选择清末民初中国与日本形成的出版互动大三角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推动上海、北京、东京出版大三角变革的动力,指出出版具有自发向外流动的能力,只要辅之以一定的条件,出版资源可以实现空间的转移。
        Taking the interactivepublishing triangle formed by Chinaand Japan between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paper explores the driving force for promoting the publishingin Shanghai,Beijing and Tokyo,and points out that publishing has the ability to spread its influence and as long as it is supplemented by certain conditions,publishing resources can flow from one space to another.
引文
(1)李仁渊:《晚清的新式传播媒体与知识分子》,(台北)稻香出版社2005年版,第247—248页。
    (2)[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谭汝谦、林启彦译,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22—25页。
    (3)Douglas R.Reynolds,China,1898-1912:The Xinzheng Revolution and Japan,Cambridge,Mass.:Council on East Studies,Harvard University,1993,p.43.
    (4)[日]樽本照雄:《清末民初的翻译小说》,见王宏志编:《翻译与创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2页。
    (5)崔波:《政治化阅读与反阅读》,《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6)[美]罗兹·墨菲(Rhoads Murphey):《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8页。
    (7)张开敏等:《上海市人口》,见中国社会科学院编:《中国人口年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448页。
    (8)Perry Link,Mandarin Ducks and Butterflies.Popular Fiction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Cities,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1,pp.156-160.
    (9)柳存仁:《关于鸳鸯蝴蝶派》,《人文中国学报》1998年第4期。
    (10)楼宇烈:《康南海自编年谱》(外二种),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9页。
    (11)1902年11月14日,上海南洋公学学生因抗议校方压制学生言论自由而退学,要求协助。中国教育会于21日决定办学,定名爱国学社。
    (12)方平:《晚清上海的公共领域(1895—1911)》,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97页。
    (13)朱英:《转型时期的社会与国家——以近代中国商会为主体的社会透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6—37页。
    (14)世续纂:《德宗景皇帝实录》卷三六九,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837—838页。
    (15)上海图书馆编:《汪康年师友书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3005页。
    (16)李喜所:《近代中国的留学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22页。
    (17)赵冬:《留学生群体的科技活动与中国近代科学的本土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25页。
    (18)根据李仁渊:《晚清的新式传播媒体与知识分子》,(台北)稻香出版社2005年版,第202—203页整理而成。
    (19)桑兵:《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217页。
    (20)[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241页。
    (21)[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241页。
    (22)译著有《社会学》(岸本能武太郎著)。
    (23)译著有《妖怪学讲义》(井上园了著)、《哲学要领》(下田次郎著)。
    (24)译著有《日本地理志》(中村五六、顿野广太郎著)。
    (25)李仁渊:《晚清的新式传媒与知识分子》,(台北)稻乡出版社2005年版,第272页。
    (26)杨早:《清末民初北京舆论环境与新文化的登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3页。
    (27)林纾:《论古文白话之相消长》,见郑振铎:《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上海良友公司1935年版,第80页。
    (28)《警钟日报》1904年11月17日。
    (29)乐正:《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页。
    (30)在上海高度发达的报业中生存,白话报的生存空间较为狭小。因为传播新闻时事和表达公共舆论是由《申报》《新闻报》《时报》等大报承担的,白话报既无必要,也不可能(出版周期太长)。《宁波白话报》《中国白话报》均发行不足一年,分别出版14期、24期;而北京的《京话日报》则发行了两年余,共753期。
    (31)杨早:《清末民初北京舆论环境与新文化的登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8页。
    (32)彭翼仲曾经指出:“南边出的有《中国白话报》、《芜湖白话报》、《杭州白话报》、《绍兴白话报》、《成都通俗报》,都是极好的,但有一层,都是订本子的,不能天天看见,还觉得不大方便。”见《看书比读书还强》,《京话日报》第14号,1904年8月29日。
    (33)彭翼仲:《诉委屈》,见《京话日报》205号,1905年3月16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