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作为“文明”输出的明治维新——以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几个事例为中心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Meiji Restoration as a Civilization to Export:Centering on Several Examples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Sino-Japanese Cultural Exchanges
  • 作者:刘岳兵
  • 英文作者:Liu Yuebing;
  • 关键词:明治维新 ; 近代日本 ; 文化交流 ; 重野安绎 ; 大隈重信
  • 英文关键词:The Meiji Restoration;;Modern Japan;;Cultural Exchanges;;Shigeno Yasutsugu;;Okuma Shigenobu
  • 中文刊名:LISI
  • 英文刊名:History Teaching
  • 机构: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
  • 出版日期:2019-03-16
  • 出版单位:历史教学(下半月刊)
  • 年:2019
  • 期:No.811
  •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近代日本对外侵略战争的思想逻辑——从国体论到日本精神论”(批准号:15JJD770015)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LISI201903004
  • 页数:10
  • CN:03
  • ISSN:12-1010/G4
  • 分类号:22-31
摘要
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东亚第一个近代"文明"国家。在明治时代,日本为了证明自己是文明国家,一方面向西方学习,一方面向世界输出其"文明"。在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日本将明治维新作为"文明"输出到中国,既有学界的作用,也有官方的背景;既有输出方面的动力,也有接受方面的需要。重野安绎的《大日本维新史》和大隈重信的《开国五十年史》就是很好的例证。只要以文明的手段输出"文明",客观上还是能够起到促进文化交流、增进相互理解的作用。从"文明"输出的视角来看明治维新,可以加深对明治维新及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的理解。
        The Meiji Restoration made Japan the first modern "civilized"country in East Asia. In the Meiji era, in order to prove that it was a civilized country, Japan learned from the West on the one hand and exported its "civilization"to the world on the other.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Sino-Japanese cultural exchanges, Japan exported "Meiji Restoration"as a "civilization"to China. It is both an academic activity and an official event.This is in line with the common needs of both sides. Shigeno Yasutsugu's Dai Nippon Ishinshi and Okuma Shigenobu's Kaikoku 50 Nenshi are good examples. As long as the"civilization"is exported by means of civilization, it can objectively promote the exchange of culture and enhance mutual understanding. Observing the Meiji Restoration from this perspective can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Meiji Restoration and the history of Sino-Japanese cultural exchanges in modern times.
引文
(1)如[日]三谷博的《黑船来航》2013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初版,2017年再版;[日]坂野润治的《未完的明治维新》2018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英国学者比斯利(William G. Beasley)的《明治维新》2012年收入江苏人民出版社“西方日本研究丛书”出版,2017年又再版了。还有戈登(Andrew Gordon)的《日本的起起落落:从德川幕府到现代》2008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到2017年又将书名改回与英文原著更接近的《现代日本史:从德川时代到21世纪》,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关于明治维新研究的详细情况,可参见秦莲星、刘岳兵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明治维新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8年第12期。
    (2)[美]安妮·沃尔索尔:《明治维新:过去与现在》,费清波译,刘岳兵主编:《南开日本研究2017》,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年。
    (3)参见刘轩:《近代世界转型下的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与近代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8年第9期。
    (4)如吕万和的《明治維新と中国》(六興出版,1988年)、王晓秋的《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中华书局,1992年)及《近代中国与日本——互动与影响》(昆仑出版社,2005年)、戴东阳的《晚清驻日使团与甲午战前的中日关系(1876—189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等,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1)湖南省政府主持的“湖湘文库”收录多种王先谦著作,研究著作有孙玉敏的《王先谦学术思想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程天芹的《王先谦的外国史地著作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中收录有王维江、李骛哲、黄田编《王先谦叶德辉卷》(2015年)。
    (2)[日]塩谷温:《湖南の老儒と其選著》,《東亜研究》1913年第3巻第1号。“专念”亦作“专意”。
    (3)[日]松崎鶴雄:《湖南の純儒王先謙》(1934年3月),《柔父随筆》に収録,座右宝刊行会,1943年,第97頁。
    (4)杨布生:《岳麓书院山长考》,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235页。
    (5)吴荣政:《王先谦》,徐泰来主编:《中国近代史记:1840—1919》(下),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4~26页。
    (6)[日]石原道博:《王先謙の日本源流考について》,《近代中国》1987年第19巻。
    (7)(8)王先谦:《葵园四种》,《王先谦自定年谱》,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第766、767页。
    (1)王先谦:《葵园四种》,《王先谦自定年谱》,第766、767页。
    (2)王先谦:《日本源流考》“序”,北京:朝华出版社,2017年,第3~6页。王维江、李骛哲、黄田编:《王先谦叶德辉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84~85页。
    (3)(4)王先谦:《日本源流考》“序”,第5、3页。
    (5)《日本源流考》的资料来源及利用情况,程天芹的《王先谦的外国史地著作研究》一书中有详细研究。
    (6)详情参见黒龍会:《東亜先覚志士記伝》(下巻),東京:原書房,1966年,第377~379頁。
    (7)冯正宝:《论辛亥革命时期的宗方小太郎》,《近代史研究》1986年第2期。
    (1)(3)(4)甘慧杰译:《宗方小太郎日记(未刊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474~475、482、704~705页。
    (2)(5)甘慧杰译:《宗方小太郎日记(未刊稿)》,第475、488页。大里浩秋:《宗方小太郎日記明治32~33年》,神奈川大学《人文学研究所報》46,2011年10月,第146、158頁。
    (6)[日]狭间直树:《日本的亚细亚主义与善邻译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编:《近代中国与世界:第二届近代中国与世界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2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6页。
    (7)《善邻有道》,《申报》1900年1月8日,转引自《近代中国与世界:第二届近代中国与世界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2卷),第2页。
    (1)[日]重野安绎:《大日本维新史》“序”(1899年12月),善邻译书馆,1899年。
    (2)[日]狭间直树:《日本的亚细亚主义与善邻译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编:《近代中国与世界:第二届近代中国与世界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2卷),第6页。
    (3)(6)[日]狭间直树:《日本早期的亚洲主义》,张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130、145页。
    (4)狭间直树的《日本早期的亚洲主义》的第七章即为“善邻译书馆”,并有长达130页的资料,即《附録善隣協会、善隣訳書館関係資料——徳島県立図書館藏〈岡本韋庵先生文書〉》。
    (5)[日]狭间直树:《日本早期的亚洲主义》(中译本)“附录”,第A128、A129页。
    (7)甘慧杰译:《宗方小太郎日记(未刊稿)》,第482页。
    (8)[日]吾妻兵治:《善邻译书馆条议引》,《东亚时报》(第21号)1900年4月28日。
    (1)马冰洁:《〈开国五十年史〉与明治日本的文化输出》,《史学理论研究》2017年第4期。
    (2)(3)(4)[日]大隈重信:《日本开国五十年史》(上册)“序”,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日]大隈重信:《汉译开国五十年史自序》,《国风报》1910年第1号。
    (5)[日]大隈重信:《開国五十年史》,東京:開国五十年史発行所,1909年。
    (1)此序以《开国五十年史督宪之序文》刊于《吉林官报》,1908年第111~124册。
    (2)张锡琛:《日相大隈重信对于我国之忠告》,《东方杂志》1916年第13卷第8号。
    (3)金毓黻:《静晤室日记》(第9册)卷149,沈阳:辽沈书社,1993年,第6756页。
    (4)[日]大隈重信:《汉译日本开国五十年史自序》“附言”,《北洋政法学报》(第117册),1909年,第5~6页。
    (5)[日]大隈重信:《汉译日本开国五十年史自序》(《附录日本大隈伯爵呈书奏稿》),《北洋政法学报》(第117册),1909年,第6~8页。
    (6)马冰洁:《〈开国五十年史〉与明治日本的文化输出》,《史学理论研究》2017年第4期。
    (1)沧江:《读日本大隈伯爵开国五十年史书后》,《国风报》1910年第1号,收入《饮冰室文集》之二十三。
    (2)胡适著、季羡林主编:《胡适全集》(第28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44页。
    (3)《日本开国五十年史》的英文版有1909年伦敦(London:Smith, Elder)和纽约(New York,E. P. Dutton)出版的两种。
    (4)陈恭禄:《日本全史》(附录参考书目),长沙:岳麓书社,2013年,第10页。
    (5)正方:《介绍几本人人必读之书》,《学风》(安徽省立图书馆编印)1932年第2卷第1期。
    (6)沧江:《读日本大隈伯爵开国五十年史书后》,《国风报》1910年第1号。
    (7)姚宝猷:《日本史的研究法及参考书目》,国立中山大学《文史学研究所月刊》1935年第3卷第3号抽印本。此文收入刘岳兵主编《南开日本研究2017》(“民国时期日本研究文献”栏翻刻),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71页(翻刻时有误,以此为准)。
    (1)姚宝猷:《日本史的研究法及参考书目》,国立中山大学《文史学研究所月刊》1935年第3卷第3号抽印本,参见《南开日本研究2017》,第273页。
    (2)缪凤林编著:《日本论丛》(第一册)“目录”,南京:南京钟山书局,1933年,第2~3页。
    (3)(4)[日]大隈重信:《日本开国五十年史》(下册),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影印本,第1338、1346页。
    (5)真辺将之:《大隈重信——民意と統治の相克》,東京:中央公論新社(中公叢書),2017年,第282頁。
    (1)[日]中村孝也:《日華明治維新史》,東京:東京堂,1942年,第113頁。
    (2)耿云志、欧阳哲生编:《胡适书信集》(中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721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