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现代散文重要作家的文学价值重估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Revaluating the Literary Significance of Key Writers of Modern Prose
  • 作者:邱明淑 ; 凌宇
  • 英文作者:QIU Ming-shu;LING Yu;College of Liberal Arts,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 关键词:现代散文研究 ; 现代经典作家 ; 价值重估 ; 文学史意义
  • 英文关键词:study of modern prose;;modern classic writers;;revaluation;;significance of literary history
  • 中文刊名:HNDB
  • 英文刊名: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Journal of Hainan University
  • 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1-25
  • 出版单位: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v.37;No.166
  • 基金: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YBB270)
  • 语种:中文;
  • 页:HNDB201901013
  • 页数:7
  • CN:01
  • ISSN:46-1012/C
  • 分类号:98-104
摘要
现代散文学术史经历了否定之否定的发展历程。"五四"时期对"文以载道"旧散文观的颠覆,催生了现代散文创作和散文学术研究。随着社会政治的演进和作家个人命运的变化,现代散文研究逐渐偏离了方向,经典往往被有意无意地误读。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重写文学史"的背景下,钱理群、孙玉石、孙郁、凌宇等人在周作人研究、鲁迅研究和沈从文研究领域深入持续地正本清源,实现了对现代经典散文作家作品的价值重估,使现代散文的价值版图逐渐完整。现代散文史书写日益接近真实和本质,现代散文史研究回归人性、文化、审美等"现代性"标准。
        The academic history of modern prose undergoes the evolving progress of negation over negation. In the May Fourth period, literature as a vehicle to convey the Tao was subverted as an old concept of prose, which gave rise to the creation and academic research of modern prose. As the social politics evolves and the writers 'personal destinies change, the study of modern prose has gradually deviated from its original direction, resulting in the intentional or unintentional misunderstandings of the classics. The late 1980s witnessed the "rewriting of the literature history", in which Qian Liqun, Sun Yushi, Sun Yu, Ling Yu and among the others continued deepening their radical reform in the studies of Zhou Zuoren, Lu Xun, and Shen Congwen, realizing the revaluation of the works of modern prose writers while gradually completing the value layout of modern prose. As the writing of modern prose history comes closer to reality and essence, the study of modern prose histoy returns to such criteria of "modernity" as humanity, culture, and aesthetics.
引文
(1)钱理群:《关于鲁迅研究的一些思考》,《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7年第1期,第43页。
    (2)孙玉石:《论<野草>与中国现代散文诗》,《文学评论》1981年第5期,第54页。
    (3)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尹慧珉译,长沙:岳麓书社1999年版,第127页。
    (4)钱理群:《关于鲁迅研究的一些思考》,《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7年第1期,第38页。
    (1)汪卫东:《“虚无”如何面对,如何抗击?——<野草>与<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深度比较》,《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5年第1期,第33页。
    (2)汪卫东:《<野草>的“诗心”》,《文学评论》2010年第1期,第147页。
    (3)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影印本),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14页。
    (1)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影印本),第15页。
    (2)钱理群:《周作人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505页。
    (1)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铭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2)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中卷),香港:昭明出版社有限公司1978年再版,第126页。
    (3)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下卷),第161页。
    (4)古大勇:《沈从文的“被发现”与“美国汉学”——以夏志清和金介甫的沈从文研究为中心》,《民族文学研究》2012年第3期,第88页。
    (5)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修订本),长沙: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341页。
    (6)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修订本),第341页。
    (7)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修订本),第341页。
    (1)王兆胜:《林语堂的文化情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