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新时代中国政府改革的方向和着力点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On the Orientation and Tasks of Chinese government Reform for a New Era
  • 作者:杨弘 ; 郜清攀 ; 徐勇
  • 英文作者:YANG Hong;GAO Qing-pan;XU Yong;Facul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 关键词:新时代 ; 中国 ; 政府改革 ; 方向和着力点
  • 英文关键词:A New Era;;China;;Government Reform;;Orientation and Tasks
  • 中文刊名:DBSS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 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 出版日期:2018-07-01
  • 出版单位: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2018
  • 期:No.294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4AZZ003);;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委托项目(14JZDW003);教育部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3YJA810014)
  • 语种:中文;
  • 页:DBSS201804023
  • 页数:5
  • CN:04
  • ISSN:22-1062/C
  • 分类号:149-153
摘要
作为政府主导型的后发现代化国家,中国政府改革始终是中国改革的核心课题和首要任务。总体而言,40年间中国政府改革从内容上看体现了"结构—功能"的方向与特点,并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机构缩减——膨胀的顽疾。以行政审批权下放和权力清单制度为主题的新时代政府改革,找到了解决以往政府改革痼疾的有效突破口,但由于中国行政层次较多,政府改革依然面临着深层次的行政困境。"功能适应性"政府改革是解决政府行政困境的有效途径。
        As a government-oriented post-modernization country,Chinese government reform has always been Chinese core subject.In general,Chinese government reform has reflected the orien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structure-function",and has made the great achievements,though faced with the maladies of the structures'shrinking and expanding.The present government reform themed to decentralize the administrative examination-approval power and the system of government power list system,found an effective solution to overcome the maladies.But because of the existence of too many administrative levels,Chinese government reform is facing deep administrative difficulties.The "functionaladaptive"government reform is an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e dilemma.
引文
[1]任晓.中国行政改革[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2]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次政府机构改革[EB/OL].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6923277.html.
    [3]周光辉.从管制转向服务:中国政府的管理革命——中国行政管理改革30年[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3).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任剑涛.政府何为?——中国政府改革的定位、状态与类型[J].公共行政评论,2008(1).
    [6]王澜明.推进改革的方法[A].高小平.行政管理改革理论新探索[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7]罗争光.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向深处发力——国务院第三次大督查发现典型经验做法之三十一[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2/15/c_1120470104.htm.
    [8]毛寿龙.中国行政管理改革回顾[A].高小平.行政管理改革理论新探索[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9]石佑启,杨志坤,黄新波.论行政体制改革与行政法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0]吴淞江,李燕凌.行政体制新论[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11]竺乾威.改革的逻辑:机构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复旦公共行政评论,2012(2).
    [12]张等文,杨才溢.中国基层协商民主实践及其可持续性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
    [13]M.Dimock.The Restorative Qualities of Citizenship[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1990,50(1).
    [14]柏维春,芦刚.从管理行政走向服务行政——新一轮开放背景下中国政府行为模式变革的应取路向[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
    [15]冯钢.转型社会及其治理问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 由于我国学界和历届政府工作报告因关注视角不同,对政府改革的表述不同,如“机构改革”“政府机构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等,本文的“政府改革”泛指关涉政府所有方面的改革和发展。
    (2) 魏礼群在《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报告(2011)No.1》中依循改革开放进程和时序将中国政府改革的主题概括为“打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和建立宏观调控体系、优化政府结构、提高行政效能”四大主题;娄成武,董鹏在《中国政府改革的逻辑理路》中将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前中国政府改革的主题概括为“组织结构调整”,之后思路概括为“下放权力”。
    (3) 1982年开始的每隔五年一次的国家机构改革构成了中国政府改革的主体内容。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