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关于经验法则的一些思考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戚婵
  • 关键词:经验法则 ; 证据制度 ; 司法程序
  • 中文刊名:ZWDM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Chinese Edition)
  • 机构:厦门大学法学院;
  • 出版日期:2014-05-25
  • 出版单位: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2014
  • 期:v.35;No.190
  • 语种:中文;
  • 页:ZWDM201405035
  • 页数:3
  • CN:05
  • ISSN:15-1341/C
  • 分类号:107-109
摘要
经验法则在我国的司法认识中一直在认定事实、评价证据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但其经常与司法认知、事实推定等概念混淆。本文通过对其功能分析,提出一些对以往完善经验法则方式的意见,以期经验法则的运用真正能够做到中国化,本土化。
        
引文
[1][前苏联]安·杨·维辛斯基.苏维埃法律上的诉讼证据理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57.121.
    [2]沈达明.英美证据法[M].北京:中信出版社,1996.20.
    [3]例如,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64条的规定:“审判人员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依据法律的规定,遵循法官职业道德,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独立进行判断,并公开判断的理由和结果。”
    [4]如“过失”这一概念在法律规范中是以抽象的语言加以概括规定,在适用于具体案件时,往往需要结合行业、职业的具体职责要求或惯例,对过失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予以确认.
    [5]李江海.经验法则及其诉讼功能[J].证据科学,2008(4).
    [6]蒋贞明.论经验法则的适用与完善[J].证据科学,2011(2).
    [7]刘澎.论司法裁判中的经验法则——对典型案例的实证分析[J].福建法学,2012(3).
    [8]毕玉谦.试论民事诉讼中的经验法则[J].中国法学,2000(5).
    [9]李春华.论民事诉讼中的经验法则[D].复旦大学优,2012.
    [10]杨荣馨.民事诉讼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111~112.
    [11]张卫平.认识经验法则[J].清华法学,2008(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