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大跨连续刚构桥最大双悬臂状态风致内力计算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连续刚构桥刚度较大,抗风性能较好,但在施工阶段的最大双悬臂状态下刚度较小,自然风会诱发结构抖振效应,因此需对该状态进行抗风性能研究。文章以主跨为200 m的连续刚构桥为研究对象,对引桥最大双悬臂施工状态进行风致内力计算,发现不同风速重现期下,不平衡风载变化对墩底扭矩影响最显著;该状态结构的风致振动不会引发桥上人员的舒适性问题;在施工状态设计基准风速条件下,主梁悬臂端竖向抖振位移较大,需采取适当控制措施。
        
引文
[1]周军生,楼庄鸿.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国公路学报,2000,13(1):31-37.
    [2]邓文中,代彤.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复线桥总体设计[J].桥梁建设,2006(6):28-32.
    [3]赵海霞.大跨连续刚构桥最大悬臂状态动力特性分析[J].安徽建筑,2016,23(4):172-174.
    [4]李素杰,彭元诚,龙晓鸿,等.连续刚构桥主梁气动特性数值分析[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1,28(3):156-159.
    [5]汪斌,李永乐,郝超,等.大跨度连续刚构桥钝化主梁气动特性数值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5):29-33.
    [6]吕卫军.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风荷载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6
    [7]程兆君.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抗风分析[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6.
    [8]宁建根.连续刚构桥抗风分析与研究[C]//全国城市公路学会.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二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全国城市公路学会,2012:4.
    [9]王玉柱.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等效风荷载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3.
    [10]孙延国,王骑.连续刚构桥最大悬臂施工状态抖振响应简化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7(S1):863-866.
    [11]黄浩辉,宋丽莉,植石群,等.重现期风速风压计算系统介绍[J].广东气象,2009,31(3):1-3.
    [12]JTG/T D60-O1-2004.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13]李龙安.公路、铁路桥梁设计规范中的风荷载研究[C]//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与结构工程分会风工程委员会.第十四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与结构工程分会风工程委员会:,2009:6.
    [14]杨天才,王波,王新华,等.大跨连续刚构桥最大悬臂施工阶段风致抖振响应[J].世界桥梁,2008(1):34-3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