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反思与重构:对中国新闻史研究和书写的一种观察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Introspe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Reflections on Studies and Narratives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Journalism
  • 作者:王晓梅
  • 英文作者:Wang Xiaomei;
  • 关键词:革命史范式 ; 现代化叙事 ; 社会史视角
  • 中文刊名:YANJ
  • 英文刊名: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 机构: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西北大学媒体与传播研究中心;
  • 出版日期:2017-09-25
  • 出版单位:新闻与传播研究
  • 年:2017
  • 期:v.24;No.145
  • 语种:中文;
  • 页:YANJ201709005
  • 页数:25
  • CN:09
  • ISSN:11-3320/G2
  • 分类号:80-103+129
摘要
尽管中国新闻史研究近年来取得长足进步,但反省意识和理论自觉依然太少。而理论自觉的前提是反思研究成果,即通过对成果所用理论、方法的再思考来与新闻史研究的发展历程对话,这本身也是史学研究的命题。回到各自具体的历史情境中发现,中国新闻史研究和书写,经历了从以"线性"思维为表征的"革命范式",到从反思"革命范式"出发,强调体现"互动"过程的"现代化叙事",并由此向历史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提出观念、理论和方法论要求,倡导构建"互构""叙事"的"社会史视角"的脉络变化。其间,突显了新闻史本体意识的回归,建构着研究者的"主体性",在厘清"个案""深井"涵义的基础上,开始尝试理论突破。
        The history of Chinese journalism has made considerable progress in the past few years. But there remains a lack of theoretical consciousness and introspection. Indeed,the prerequisite of theoretical consciousness is rooted in the reflection of existing research. To develop a constructive dialogue with existing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journalism, this study scrutinizes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employed by researchers. Contextualizing these studies within their historical background,I argue that there have been three stages in research on Chinese journalism. Narratives have evolved from a revolution paradigm characterized by linear logic to the modernization paradigm which emphasizes interactions among social forces. The evolution then leads to a social history perspective that advocates a co-constructive narrative and borrows new concepts, theories and methods from social science, especially from history and sociology. The emergence of this latest perspective signals a return to historical ontology in this field,but it also constructs the subjectivity of researchers,clarifies the meaning of their case studies and welldrilling methods,and,importantly,it has opened the door for a theoretical breakthrough.
引文
[1]郭丽华、宁树藩:《树立“本体意识”、探索新闻特性、加强新闻史学科建设》,《新闻大学》2007年第4期。方汉奇、曹立新:《多打深井多作个案研究》,《新闻大学》2007年第3期。
    [2]王明亮、周怡:《2015年的中国新闻史研究》,《新闻界》2016年第5期,第23页。
    [3]参见李金铨:《社会科学丰富新闻史研究的问题意识》,《新闻春秋》2015年第1期,第87页。李金铨、张宁:《社会科学对中国新闻史学研究的启示与借鉴》,《新闻记者》2014年第9期,第29页。
    [4]吴文虎:《本体迷失和边缘越位---试论中国新闻史研究的误区》,《新闻大学》2007年第1期,第33页。
    [5]黄旦:《历史学的想象力:在事与叙之间》,《史学月刊》2011年第2期,第16页。
    [6]李金铨、张宁:《社会科学对中国新闻史学研究的启示与借鉴》,《新闻记者》2014年第9期,第29页。
    [7]参见黄旦:《历史学的想象力:在事与叙之间》,《史学月刊》2011年第2期,第17页。黄旦、瞿轶羿:《从“编年史”思维定势中走出来---对共和国新闻史的一点想法》,《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3期,第6页。
    [8]黄旦:《历史学的想象力:在事与叙之间》,《史学月刊》2011年第2期,第16、15页。
    [9][美]C.赖特·米尔斯著:《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张永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155页。
    [10]参见黄旦:《历史学的想象力:在事与叙之间》,《史学月刊》2011年第2期,第16页。李金铨、张宁:《社会科学对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启示与借鉴》,《新闻记者》2014年第9期,第29-30、31页。
    [11]参见[美]李怀印:《重构近代中国:中国历史写作中的想象与真实》,岁有生、王传奇译,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8、9页。
    [12]沈传亮:《中共历史研究中的多重范式共生趋向分析》,《党史研究与教学》2005年第2期,第13页。
    [13]何云峰:《也谈中共历史研究的范式》,《党史研究与教学》2006年第4期,第5页。
    [14]胡绳:《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历史研究》1954年第1期,第9页。
    [15]叙述和引语见[美]莫里斯·梅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张瑛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3-10、17页。
    [16]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92、57页。
    [17]转自李时岳:《马克思主义的再学习和历史的再认识》,《史学集刊》1982年第2期,第4页。
    [18]李时岳:《马克思主义的再学习和历史的再认识》,《史学集刊》1982年第2期,第4页。
    [19]王家范:《史家与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75页。
    [20]高新民、张树军:《延安整风实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65页。
    [21]洪认清:《抗战时期的延安史学》,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8页。
    [22]高新民、张树军:《延安整风实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69页。
    [23]“整风”伊始,毛泽东指出“要达到改造党的目的,必须首先改造党报”。高新民、张树军:《延安整风实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36页。
    [24]李瑗:《1949年以前中共中央党校的干部教育培训》,《理论学刊》2012年第12期,第34页。
    [25]叙述和引语见刘建军:《西柏坡时期的中央党校---中央马列学院》,《领导之友》2012年第11期,第53页。
    [26]李瑗:《1949年以前中共中央党校的干部教育培训》,《理论学刊》2012年第12期,第28、34页。
    [27]杨俊:《批判电影〈武训传〉运动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6年,第93、100页。
    [28]孙玉明:《〈红楼梦〉研究大批判运动前后》,《新文学史料》2003年第4期,第135、139页。
    [29]吴晓梅:《1954年:〈红楼梦〉研究如何激起政治风波》,《炎黄春秋》1994年第4期,第23页。
    [30]毛泽东对黎之《〈文艺报〉编者应该彻底检查资产阶级作风》的批注,转自逄先知、金冲及主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295页。
    [31]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北京:中央党史出版社,2008年,第158页。
    [32][美]李怀印:《重构近代中国:中国历史写作中的想象与真实》,北京:中华书局,第115页。
    [33]胡绳:《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历史研究》1954年第1期,第8、9页。
    [34]叙述和引语见[美]李怀印:《重构近代中国:中国历史写作中的想象与真实》,北京:中华书局,第130、131、21、132页。
    [35]逢先知、金冲及主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297、298页。
    [36]王丽丽:《在文艺与意识形态之间:胡风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2页。
    [37]《〈一九四九年---一九五二年教学计划〉(一)复旦大学新闻系教育计划》,转自赵星:《建国初期复旦大学新闻教育述评(1949-1957年)》,硕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11年,第54页。
    [38]黄旦、肖晶:《走自己的路:新中国新闻教育改革的“先声”---1956年的复旦大学新闻系》,《新闻大学》2009年第3期,第15页。
    [39]赵星:《建国初期复旦大学新闻教育述评(1949-1957年)》,硕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11年,第21页。
    [40]赵德新:《忆中央党校新闻班》,《新闻三昧》1994年第2期,第14页。
    [41]以上论述和引语见丁淦林:《中国新闻史研究需要创新---从1956年的教学大纲草稿说起》,《新闻大学》2007年第1期,第28、29、30页。陈力丹、周智秋:《列宁关于俄国工人报刊发展史的文献---〈俄国工人报刊的历史〉》,《新闻界》2012年第23期,第77页。
    [42][美]莫里斯·梅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张瑛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17页。
    [43]参见[美]李怀印:《重构近代中国:中国历史写作中的想象与真实》,岁有生、王传奇译,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20、116、21页。
    [44]参见黄旦、肖晶:《走自己的路:新中国新闻教育改革的“先声”---1956年的复旦大学新闻系》,《新闻大学》2009年第3期,第19页。
    [45]参见黄旦:《“耳目”与“喉舌”的历史性转换---中国百年新闻思想主潮论》,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1998年,第135页。黄旦、肖晶:《走自己的路:新中国新闻教育改革的“先声”---1956年的复旦大学新闻系》,《新闻大学》2009年第3期,第19页。余家宏、丁淦林:《王中研究新闻学的经过与贡献》,《王中文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02、403页。
    [46]黄旦:《“耳目”与“喉舌”的历史性转换---中国百年新闻思想主潮论》,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1998年,第135页。
    [47]张济顺:《新革命史与1950年代上海研究的新叙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第14页。
    [48][美]李怀印:《重构近代中国:中国历史写作中的想象与真实》,岁有生、王传奇译,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233页。
    [49]周建超:《论中国革命与中国现代化》,《江海学刊》2000年第1期,第138页。
    [50]罗荣渠:《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研究》,《历史研究》1986年第3期,第27页。
    [51][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科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页。
    [52]叙述见罗荣渠:《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研究》,《历史研究》1986年第3期,第30、27页。
    [5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49页。
    [54][美]李怀印:《重构近代中国:中国历史写作中的想象与真实》,岁有生、王传奇译,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46、49页。
    [55]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409页。
    [56]姜义华等:《历史变迁与历史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3-16页。
    [57]罗荣渠:《建立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理论的初步探索》,《中国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第47页。
    [58]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0-21页。
    [59]罗荣渠:《建立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理论的初步探索》,《中国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第47页。
    [60]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3-24页。
    [61][美]李怀印:《重构近代中国:中国历史写作中的想象与真实》,岁有生、王传奇译,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221页。
    [62]参见[美]李怀印:《重构近代中国:中国历史写作中的想象与真实》,岁有生、王传奇译,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230页。
    [63]李时岳:《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历史研究》1980年第1期,第40页。
    [64]论证“洋务运动”的段落结尾以“因为他们的动机并不十分高尚而全面否定吗?”和“洋务派承认中国在军事装备、机器生产、科学技术等方面的落后,承认有向外国学习某些东西的必要,不是较为‘开明’或‘进步’吗?”等反问句来承上启下、逐层推进。李时岳:《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历史研究》1980年第1期,第33页。
    [65]以上论述见[美]李怀印:《重构近代中国:中国历史写作中的想象与真实》,岁有生、王传奇译,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186-198页,引语出自第214页。
    [66]详见李晓林:《中国新闻改革二十年》,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1999年,第5-14页。
    [67]丁淦林:《中国新闻史研究需要创新---从1956年的教学大纲草稿说起》,《新闻大学》2007年第1期,第30页。
    [68][美]李怀印:《重构近代中国:中国历史写作中的想象与真实》,岁有生、王传奇译,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49页。
    [69][美]白瑞华著:《中国近代报刊史》,苏世军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第32页。
    [70]黄旦:《媒介就是知识:中国现代报刊思想的源起》,《学术月刊》2011年第12期,第143、146、148页。
    [71]引语见李仁渊:《晚清的新式传播媒体与知识分子》,台北:稻乡出版社,2005年,第23页。
    [72]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410页。亦参考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五四以来有关中国的文化趋向和发展道路论争文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73]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第8、14、16、20、3页。
    [74]黄旦:《新报刊(媒介)史书写:范式的变更》,《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年第12期,第8页。同时,本段和下一段的论述在思路上参考了此文,特此说明并致谢。
    [75]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第1页。
    [76]详见高海波:《论戈公振的传播思想》,《国际新闻界》2013年第4期,第162页。
    [77]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第20页。
    [78]转自高海波:《论戈公振的传播思想》,《国际新闻界》2013年第4期,第160页。
    [79]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第165、166页。
    [80]蔡斐:《世界的眼光中国的问题---重读戈公振先生〈新闻学〉》,《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8期,第112页。
    [81]详见靖鸣、袁志红:《言论自由是实现现代化的枢纽---戈公振的新闻自由与民主思想研究》,《新闻与写作》2008年第12期。
    [82]参见黄旦:《报纸的迷思---功能主义路径中的中国报刊史书写之反思》,《新闻大学》2012年第2期,第30、32页。
    [83]参见黄旦:《新报刊(媒介)史书写:范式的变更》,《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年第12期,第11-12页。
    [84]参见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488、101页。
    [85]黄旦:《新报刊(媒介)史书写:范式的变更》,《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年第12期,第12页。
    [86]引语见[美]余英时:《史学、史家与时代》,《余英时文集》第1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92页。
    [87]李彬:《对新闻史研究方法的思考与建议》,《新闻大学》1996年第4期,第37页。
    [88]引语见李彬:《对新闻史研究方法的思考与建议》,《新闻大学》1996年第4期,第37页。
    [89]引语和叙述见[美]迈克尔·舒德森著:《新闻社会学》“译后记”,徐桂权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年,第292页。
    [90]李彬、刘宪阁:《新闻社会史:1949年以后中国新闻史研究的一种可能》,《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3期,第21页。
    [91]李金铨主编:《文人论证:知识分子与报刊》,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2页。
    [92]陈昌凤:《中国新闻传播史---媒介社会学的视角》,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页。
    [93]陈昌凤:《中国新闻传播史---媒介社会学的视角》,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页。
    [94]李彬、刘宪阁:《如何想象,怎样激活---1949年以来中国新闻事业史研究的现状、路径及内容》,载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等主编:《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55、156、153-154页。
    [95][美]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3页。
    [96]邓京力:《新时期中国社会史发展趋势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1期,第80页。
    [97]赵世瑜、邓庆平:《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历史研究》2001年第6期,第157页。也可参见蔡少卿、李良玉:《50年来的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5期,第107-108页。
    [98]常建华:《中国社会史研究十年》,《历史研究》1997年第1期,第166页。
    [99]冯尔康:《开展社会史研究》,《历史研究》1987年第1期,第79页。
    [100]冯尔康:《开展社会史研究》,《历史研究》1987年第1期,第83页。
    [101]田居俭:《把当代社会史提上研究日程》,《当代中国史研究》2007年第3期,第23页。
    [102]赵世瑜、邓庆平:《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历史研究》2001年第6期,第167页。
    [103]常建华:《中国社会史研究十年》,《历史研究》1997年第1期,第166页。
    [104]常宗虎:《社会史浅论》,《历史研究》1995年第1期,第25页。
    [105][英]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杨豫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55、58页。
    [106]张芝联:《费尔南·布罗代尔的史学方法》,《历史研究》1986年第2期,第38页。
    [107]周晓虹:《试论社会史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历史研究》1997年第3期,第69页。
    [108]张芝联:《费尔南·布罗代尔的史学方法》,《历史研究》1986年第2期,第39页。
    [109][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菲力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唐家龙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7页。
    [110]叙述和引语参见杨豫:《法国年鉴学派范式的转变》,《史学理论研究》1992年第2期,第106、105页。
    [111]张芝联:《费尔南·布罗代尔的史学方法》,《历史研究》1986年第2期,第39页。
    [112]参见赵世瑜:《社会史研究向何处去?》,《河北学刊》2005年第1期,第66、67页。
    [113]引语出自满云龙:《美国社会史学的兴起与美国的社会与文化》,转自常宗虎:《社会史浅论》,《历史研究》1995年第1期,第27页。
    [114]赵世瑜:《社会史研究呼唤理论》,《历史研究》1993年第2期,第15页。
    [115]参见[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88页。
    [116][美]伊格尔斯:《历史研究国际手册》,转自赵世瑜:《再论社会史的概念问题》,《历史研究》1999年第2期,第13页;并参阅该文第12-16页的“作为整体研究的社会史”。周晓虹:《试论社会史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历史研究》1997年第3期,第71、74-77页。
    [117]参见[美]海登·怀特:《形式的内容:叙事话语与历史再现》,董立河译,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年,第71页。引语出自[英]彼得·伯克:《法国史学革命:年鉴学派,1929-1989》,刘永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刘永华:《费雷、夏蒂埃、雷维尔:“超越年鉴学派”》(代译序)Ⅵ,引自[英]彼得·伯克:《法国史学革命:年鉴学派,1929-1989》,刘永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18]叙述参考自[法]保罗·利科在《文本的范例:被视作文本的有意义行为》指出的:“‘一并理解’‘有意义’整体的组成部分,包括促动历史行为的意图、行为本身以及反映在社会和文化语境中的行为后果。”转引自[美]海登·怀特:《形式的内容:叙事话语与历史再现》,董立河译,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年,第70页。
    [119]叙述参考彭刚:《叙事、虚构与历史---海登·怀特与当代西方历史哲学的转型》,《历史研究》2006年第3期,第25页。
    [120]参见[英]彼得·伯克:《法国史学革命:年鉴学派,1929-1989》,刘永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页。
    [121]赵世瑜:《社会史研究向何处去?》,《河北学刊》2005年第1期,第69页。
    [122][英]斯通:《叙述的复兴:对一种新的旧历史的思考》,转自[美]伊格尔斯:《欧洲史学新方向》,赵世玲、赵世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第227页。
    [123]刘增合:《“舆论干政”:〈申报〉与同光之际的西征新疆举债》,《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年第7期。
    [124]本段中的引文分别出自刘增合:《“舆论干政”:〈申报〉与同光之际的西征新疆举债》,《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年第7期,第53、54、51、65页。
    [125]季凌霄:《大世界与〈大世界〉报(1917-1927)空间、报纸与娱游者》,《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年第6期,第78页。
    [126]黄旦:《报纸革命:1903年的〈苏报〉---媒介化政治的视角》,《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年第6期,第24、28、31、33、37、22页。
    [127]杨念群:《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95页。
    [128]引语见陈昌凤:《新闻史研究的社会学转向---再读〈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新闻春秋》2016年第3期,第5、9、10、11、5页。
    [129][美]李怀印:《重构近代中国:中国历史写作中的想象与真实》,岁有生、王传奇译,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242页。
    [130]潘忠党:《“传播·文化·社会译丛”〈总序〉》,此处引自[美]詹姆斯·W.凯瑞著:《作为文化的传播》,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第7-8页。
    [131]方汉奇、曹立新:《多打深井多作个案研究》,《新闻大学》2007年第3期,第4页。
    [132]俞凡、孙晓丽:《再论新记〈大公报〉与蒋政府之关系---以吴鼎昌与蒋介石的交往为中心的考察》,《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年第1期。
    [133]胡雪莲:《在新旧之间:民国广州王文舒杀人案的新闻表达》,《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年第4期。
    [134]引语见郭丽华、宁树藩:《树立“本体意识”、探索新闻特性、加强新闻史学科建设》,《新闻大学》2007年第4期,第7页。
    [135]唐海江:《同门、省界与现代政治价值认同---清末政论报人组织离合的政治文化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年第3期,第29页。
    [136]黄旦、詹佳茹:《同人、帮派与中国同人报》,《学术月刊》2009年第4期,第139页。
    [137]黄旦:《报刊的历史与历史的报刊》,《新闻大学》2007年第1期,第53页。此段所举“挖深井”的典型,亦受到此文的启发,特此说明。
    [138]以上叙述和引语见[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88-189页。
    [139][美]罗伯特·K.默顿著,唐少杰、齐心译:《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60页。
    [140]引语见杨念群:《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95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