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裂缝-孔隙型碳酸盐岩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发论证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Demonstration of Steam Huff-puff Opening Technology for Thick Oil Reservoir in Fracture Pore Type Carbonate Rock
  • 作者:崔红岩
  • 英文作者:CUI Hong-yan;
  • 关键词:T油田 ; 裂缝-孔隙型 ; 碳酸盐岩 ; 稠油 ; 井组蒸汽吞吐 ; 布井方式 ; 水平井
  • 中文刊名:NMSH
  • 英文刊名:Inner Mongolia Petrochemical Industry
  • 机构:中石化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公司;
  • 出版日期:2018-04-30
  • 出版单位:内蒙古石油化工
  • 年:2018
  • 期:v.44;No.340
  • 语种:中文;
  • 页:NMSH201804038
  • 页数:3
  • CN:04
  • ISSN:15-1156/TQ
  • 分类号:104-106
摘要
T油田是典型的裂缝-孔隙型碳酸盐岩稠油油藏;目前,该油田已开展蒸汽吞吐先导试验。但是由于裂缝发育,油藏热采效果较差。如何提高此类稠油油藏的开发效果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以T油田为依托,根据地质建模成果,选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小井组模型分别建立单井和井组蒸汽吞吐模型,并考虑平面和品字形两种不同的布井方式对此类油藏热采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井组整体吞吐开发效果明显好于单井蒸汽吞吐,且品字形布井能够进一步改善油田的开发效果。
        
引文
[1]刘尚奇,许心伟,张锐.稠油油藏水平井热采应用研究[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6,2(1):62~75.
    [2]贺伟,冯文光,贺承祖.碳酸盐岩储层酸蚀反应机理的试验研究[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0,23(2):27~30.
    [3]吴向红,许安著,范海亮.稠油油藏过热蒸汽吞吐开采效果综合评价[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0,5(1):42~45.
    [4]王兴文,郭建春,赵金洲,等.碳酸盐岩储层酸化(酸压)技术与理论研究[J].特种油气藏,2004,11(4):67~69.
    [5]李海军.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酸压酸蚀反应影响因素研究[J].中外能源,2006,11(3):26~29.
    [6]王史文,姜玲,刘东亮,等.用物理化学辅助蒸汽吞吐技术改善超稠油开发效果[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1999,14(6):20~2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