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秦汉神秘意识中的红色象征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Red Symbols in the Mystical Consciousness in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 作者:曾磊
  • 英文作者:Zeng Lei;
  • 关键词:秦汉 ; 红色 ; 神秘主义
  • 英文关键词: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red;;mysticism
  • 中文刊名:SXYK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istorical Science
  • 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 出版日期:2017-01-25
  • 出版单位:史学月刊
  • 年:2017
  • 期:No.435
  • 语种:中文;
  • 页:SXYK201701006
  • 页数:11
  • CN:01
  • ISSN:41-1016/K
  • 分类号:24-34
摘要
秦汉时期红色具有特殊的神秘象征。红色所具有的丰富文化内涵与当时社会的神秘主义文化背景相契合。古人从对太阳、火、血液的崇拜和迷信中将红色提取出来,又将对红色的神秘感应转移到具体的红色事物之上,赋予它们更多的神秘内涵。红色的神秘象征与长生不朽、盟信约誓、厌胜辟邪等紧密相关。汉代的红色还代表了天的神秘权威。通过考察秦汉时期红色的神秘文化内涵,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秦汉人的精神世界和心理特质。
        The red color has special mysterious symbols in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The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the red color was conformed to the mystical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e society in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The ancient people extracted the red from the worship and superstition of the sun,fire and blood,and then transferred the mystery of red to the specific red things,to give them more mysterious contents.Red symbolized immortality,commitment,exorcism,and the mysterious authority of the heaven.This research cast light on the spirit world and psychological traits of Qin-Han peoples.
引文
(1)北京山顶洞人就已经开始使用红色颜料了。山顶洞人“所有装饰品的穿孔,几乎都是红色,好像它们的穿戴都用赤铁矿染过”(贾兰坡:《“北京人”的故居》,北京:北京出版社1958年版,第41页)。出土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第二期文化遗存的一件木质漆碗,器表髹朱红色漆,薄而匀,略有光泽,可惜大多已经剥落(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第291页)。另参见王进玉、王进聪:《中国古代朱砂的应用之调查》,《文物保护与考古科技》1999年第1期,第40-45页。
    (2)秦汉时期表示红色的颜色词有很多,如朱、赤、丹、绛、赭等。而据《说文》,颜色词“红”原指“帛赤白色”,其色稍浅,不同于现代色彩学意义上的红色。因颜色词的内涵和色相往往重叠不易区分,本文所讨论的红色,是就整个红色系的色彩而言,对具体颜色词的色相不作区分。此点参见陈瑾渊:《红色崇拜与红色禁忌中国古代信仰体系中的红色》(硕士学位论文),四川大学2007年,第3~6页。
    (3)诸葛铠:《中国的红色象征》,《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19~21页;陈瑾渊:《红色崇拜与红色禁忌中国古代信仰体系中的红色》,第7~12页。
    (4)吕思勉:《秦汉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729页。
    (5)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第9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页。
    (6)参见汪涛著,郅晓娜译:《颜色与祭祀:中国古代文化中颜色涵义探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郭静云:《“幽玄之谜”:商周时期表达青色的字汇及其意义》,《历史研究》2010年第2期,第4~24页。
    (7)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1卷《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1页。
    (8)杜建民:《我国古代颜色迷信的形成及文化内涵》,《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3期,第110页。
    (1)詹鄞鑫:《心智的误区巫术与中国巫术文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54页。
    (2)王先慎撰,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81页。
    (3)孙克诚:《“人血馒头”的俗信源流考》,《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第8期,第134~135页。
    (4)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257页。
    (5)恩斯特·格罗塞著,蔡慕晖译:《艺术的起源》,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44页。
    (6)《抱朴子内篇·仙药》:“仙药之上者丹砂。”(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96页)另参见劳榦:《中国丹砂之应用及其推演》,《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7本第4分,1938年,第519~531页。
    (7)《神农本草经》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第3页。
    (8)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第79~80、206、210页。
    (9)张寿祺:《旧石器晚期红土隨葬及其原始宗教意识》,《世界宗教研究》1983年第2期,第13~18页。
    (10)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页。
    (1)(5)宋兆麟:《中国风俗通史·原始社会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431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临汾地区文化局:《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0年第1期,第18~31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临汾地区文化局:《1978 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3年第1期,第30~42页。
    (3)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偃师二里头遗址新发现的铜器和玉器》,《考古》1976年第4期,第259~263页;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1980年秋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3年第3期,第199~205、219页;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偃师二里头遗址1980 1981年Ⅲ区发掘简报》,《考古》1984年第7期,第582~590页;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1982年秋偃师二里头遗址九区发掘简报》,《考古》1985年第12期,第1085~1094、1108页。另参见方辉:《论史前及夏时期的朱砂葬兼论帝尧与丹朱传说》,《文史哲》2015年第2期,第56~72页。
    (4)刘明科、辛怡华:《渭河峡谷的秦文化遗存与秦文公东猎汧渭之会路线蠡测》,吴永琪主编:《秦文化论丛》第12辑,上册,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1页。
    (6)《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古尸研究》编辑委员会、湖南医学院主编:《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古尸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第258页。
    (7)武忠弼主编:《江陵凤凰山一六八号墓西汉古尸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第34、282~283页。
    (8)《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753页。
    (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管理处编:《满城汉墓发掘报告》上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第21~22、30页。
    (10)马端临:《文献通考·王礼考》“山陵”条引《汉旧仪》,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第1115页上栏。
    (11)没有涂抹朱砂的21(2)号室和18号室一为厕间一为冰凌室。另外,3号甬道(西甬道)的23号室四壁及顶部均遗留有黑色碳化涂料。因该室被盗墓者严重扰乱,这些黑色碳化涂料的用途尚待考察。参见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永城西汉梁国王陵与寝园》,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97~144页。
    (12)徐州博物馆、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古专业编著:《徐州北洞山西汉楚王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第183页。
    (1)《后汉书·礼仪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141、3152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东省博物院编:《西汉南越王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152、220页。
    (3)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73年版,第13页。
    (4)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第1卷《田野考古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第11、38、40页。
    (5)金普军、陆文举、王昌燧:《合肥北门大房郢水库汉代墓葬出土红色颜料研究》,《东南文化》2007年第3期,第58~61页。
    (6)郑玄注,孔颖达正义:《礼记正义·檀弓上》,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第1284页下栏。
    (7)此点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马怡提示,参见马怡:《武威汉墓之旐墓葬幡物的名称、特征与沿革》,《中国史研究》2011年第4期,第61~82页。
    (8)参见勾承益:《从“歃血为盟”看华夏崇拜》,《成都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第16~20页;吕静:《春秋时期盟誓研究神灵崇拜下的社会秩序再构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9)詹鄞鑫:《心智的误区巫术与中国巫术文化》,第666页。
    (10)《后汉书·隗嚣传》,第514页。
    (11)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编:《侯马盟书》,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年版,第11~12页。
    (12)关于盟与诅的关系,参见江绍原:《“盟”与“诅”》,《江绍原民俗学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14~144页;吕静:《春秋时期盟誓研究神灵崇拜下的社会秩序再构建》,第50~54页。
    (13)詹鄞鑫:《神灵与祭祀中国传统宗教综论》,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44页。
    (14)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秋官·司约》,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上册,第881页上栏。
    (15)罗振玉编纂:《贞松堂集古遗文》下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影印本,第346~348页。
    (1)《汉书·高帝纪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81页。
    (2)《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第527页。
    (3)分见《后汉书·光武帝纪上》,第17页;《三国志·魏书·袁绍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04页;《三国志·魏书·刘表传》裴松之注引《零陵先贤传》,第216页;《三国志·魏书·公孙瓒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第245页;《三国志·魏书·张既传》裴松之注引《魏略》,第476页;《三国志·魏书·公孙度传》,第259页;《三国志·魏书·高堂隆传》,第715页;《三国志·吴书·胡综传》,第1416页。
    (4)刘熙撰,毕沅疏证,王先谦补,祝敏徹、孙玉文点校:《释名疏证补·释书契》,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04页。
    (5)如:“阳朔元年七月戊午,当曲隧长谭敢言之。负故止害隧长宁常交钱六百,愿以七月奉钱六百偿常。以印为信。敢言之。”(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居延新简甲渠候官与第四燧》,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233页,编号:E.P.T52:88A)
    (6)南京博物院、盱眙县文广新局:《江苏盱眙县大云山西汉江都王陵一号墓》,《考古》2013年第10期,第34页。
    (7)熊传新:《长沙新发现的战国丝织物》,《文物》1975年第2期,第51~52页。
    (8)(10)徐畅:《先秦玺印图说》,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版,第185、186~187页。
    (9)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编:《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66~71页。
    (11)郑玄注,孔颖达正义:《礼记正义·月令》,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下册,第1381页下栏。
    (12)长江流域第二期文物考古人员训练班:《湖北江陵凤凰山西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4年第6期,第51页。
    (1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东省博物院编:《西汉南越王墓》,第301页;表30,第304页。
    (14)曹锦炎:《古代玺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第23页。
    (15)王国雄原著,胡平生、马月华校注:《<简牍检署考>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04页。
    (16)李零在《宋以来的文人艺术(以篆刻为例)》一文中曾提及,“斯坦因在敦煌发现的一幅绢帛上有一枚东汉时期的墨印”。在玺印最初用于布帛时,出现黑色印文也应在情理之中。参见爱德华·沙畹:《斯坦因在东突厥斯坦沙漠所获汉文文书》,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1913年版,第118页,编号:539(Edouard Chavannes,Les document Chinois decouverts par Aurel Stein dans les sables du Turkestan oriental,Oxford:Imprimerie de I'Universite,1913,p,118,no,539)。转引自李零:《铄古铸今:考古发现和复古艺术》,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32页。另参见肖世孟:《朱砂入印泥考》,《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第14~16页。
    (1)(3)苏舆撰,祌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38、86页。
    (2)《后汉书·礼仪志中》,第3117页。
    (4)《后汉书·章帝纪》李贤注引《礼纬》,第153页。
    (5)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63页。
    (6)何宁:《淮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66页。
    (7)《后汉书·礼仪志上》,第3101、3102页。
    (8)何休注,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卷八《庄公二十五年》,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下册,第2238页中栏、下栏。
    (9)陈瑾渊:《红色崇拜与红色禁忌中国古代信仰体系中的红色》,第26页。
    (10)除了朱书陶瓶,还有墨书陶瓶,但数量很少,如河南省新密市后士郭汉墓曾出土几件墨书陶罐,其内容可能也与厌胜有关。但因墨书文字残损严重,无法进一步研究。参见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密县后士郭汉画像石墓发掘报告》,《华夏考古》1987年第2期,第117页。
    (11)唐金裕:《汉初平四年王氏朱书陶瓶》,《文物》1980年第1期,第95页。
    (12)仲长统:《昌言》,严可均校辑:《全后汉文》卷八九,《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影印本,第952页下栏、953页上栏。
    (13)《后汉书·方术列传下》,第2749页。
    (14)禚振西:《陕西户县的两座汉墓》,《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1期,第46~47页。
    (15)陈松长编著:《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简牍》,香港: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2001年版,第110页,编号:240。
    (16)姜守诚:《香港所藏“松人”解除木牍与汉晋墓葬之禁忌风俗》,台南《成大历史学报》第31号,2006年12月,第57页。
    (17)《太平御览》卷二八《时序部一三》引《宋书》《荆楚岁时记》,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本,第132页上栏。
    (1)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第309、310、305页。
    (2)干宝:《捜神记》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第119~120页。
    (3)《汉书·王莽传下》,第4169页。
    (4)干宝:《捜神记》第1册,第1页。
    (5)《史记·秦始皇本纪》,第248页。
    (6)张华松:《秦始皇伐赭湘山发微》,《东岳论丛》2004年第2期,第111页。
    (7)“冒赤(毡)”,整理者释为“头盖红色毡巾”。参见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释文第53~54页,编号:148。
    (8)朱汉民、陈松长主编:《岳麓书院藏秦简(叁)》,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年版,第185、188、190页,编号:152正、161正、166正。
    (9)《史记·田叔列传》,第2776页。
    (10)《汉书·外戚传上·高祖吕皇后传》,第3937页。
    (11)萧统编,李善注:《文选》卷三七,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影印本,第525页下栏。
    (12)杜预注,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卷三五《襄公二十三年》,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下册,第1976页中栏、下栏。
    (13)陈瑾渊:《红色崇拜与红色禁忌中国古代信仰体系中的红色》,第28页。
    (14)睡虎地秦简《日书》“病”“有疾”等篇明确记载疾病是鬼怪作祟。参见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第445~451页。
    (15)《神农本草经》第2册,第98页。
    (16)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06页。
    (17)贾思勰著,石声汉校释:《齐民要术今释》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26页。
    (18)《南齐书·明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92页。
    (1)裘锡圭主编:《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伍)》,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版,第239页,编号:130/130~131/131。
    (2)“铺”,整理者以为是“鬴”,即“釜”字。释文见裘锡圭主编:《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伍)》,第295页,编号:448/438~450/440。
    (3)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一六《草部》“女青”条,上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版,第1076页。
    (4)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一二《胆腑》“大麝香丸”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年影印本,第229页上栏、下栏。
    (5)(7)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93年版,第137、28页。
    (6)郝懿行:《山海经笺疏》卷四,成都:巴蜀书社1985年影印本。
    (8)如民国《宜川县志》载:“立春,清晨用朱红点于牛角及小儿额上与门窗户壁等处,曰‘打春'。”转引自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北卷)》,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114页。
    (9)《汉书·礼乐志》,第1061、1062页。
    (10)《史记·滑稽列传》,第3211页。
    (11)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第407页。
    (12)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第175页。
    (13)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编:《壁上丹青陕西出土壁画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6页。
    (14)王煜:《汉代太一信仰的图像考古》,《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第186页。
    (15)《汉书·郊祀志上》,第1222页。
    (16)《汉书·王莽传上》,第4078~4079页。
    (17)《三国志·吴书·孙皓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第1172页。
    (1)《后汉书·祭祀志上》,第3164、3165页。
    (2)《史记·陈涉世家》,第1950页。
    (3)《史记·赵世家》,第1795页。
    (4)黄晖:《论衡校释(附刘盼遂集解)》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826页。
    (5)王子今:《秦汉神秘主义信仰体系中的“童男女”》,黄留珠、魏全瑞主编:《周秦汉唐文化研究》第5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5~119页。
    (6)《汉书·礼乐志》,第1069页。
    (7)《后汉书·曹褒传》,第1203页。
    (8)又如《汉书·公孙弘传》:“阴阳和,风雨时,甘露降,五谷登,六畜蕃,嘉禾兴,朱草生,山不童,泽不涸,此和之至也。”(第2616页)《汉书·东方朔传》:“凤凰釆集,麒麟在郊,甘露既降,朱草萌牙。”(第2872页)
    (9)《史记·高祖本纪》,第342、347页。
    (10)《后汉书·光武帝纪下》,第86页。
    (11)《后汉书·冯异传》,第645页。
    (12)《后汉书·安帝纪》,第203页。
    (13)《史记·历书》,第1256页。
    (14)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第360页。类似说法又见于《三国志·魏书·明帝纪》裴松之注引《魏书》:“正朔自宜改变,以明受命之运。”(第108页)《三国志·魏书·高堂隆传》:“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自古帝王所以神明其政,变民耳目。”(第712页)
    (15)曾磊:《秦汉服色制度的历史轨迹》,冯天瑜主编:《人文论丛》2012年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61~72页。
    (1)《史记·高祖本纪》,第350页。
    (2)《汉书·刘屈氂传》:“初,汉节纯赤,以太子持赤节,故更为黄旄加上以相别。”(第2881页)
    (3)《汉书·哀帝纪》,第340页。
    (4)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乙帙《秦汉》“论汉人行序之说”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764页。
    (5)钱穆:《刘向歆父子年谱》,《两汉经学今古文评议》,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86页。
    (6)《汉书·五行志中之下》,第1413页;《汉书·王莽传中》,第4108、4109、4113页。
    (7)《汉书·王莽传上》,第4095页。
    (8)《后汉书·光武帝纪上》,第21页。
    (9)《后汉书·耿纯传》,第763页;《后汉书·曹褒传》,第1202页;《后汉书·祭祀志上》,第3165、3166页。
    (10)《后汉书·刘盆子传》,第481页。
    (11)以上观点参见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钱穆:《评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顾颉刚:《跋钱穆评<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均收入顾颉刚编著:《古史辨》第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404~636页;杨向奎:《西汉经学与政治》,重庆:独立出版社1945年版;杨权:《新五德理论与两汉政治“尧后火德”说考论》,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陈泳超:《<世经>帝德谱的形成过程及相关问题再析“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文史哲》2008年第1期,第45~54页。
    (12)J.G.弗雷泽著,徐育新、汪培基、张泽石译:《金枝》,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9页。
    (13)胡新生指出,从一种原始的巫术灵物中可以派生、演化出一系列性质相近的灵物。例如,以血液崇拜为基础形成了以血涂器的衅礼,血液崇拜和涂血法术又共同导致了尚赤观念,由此形成了朱丝、朱带、朱衣、朱符等灵物,从朱丝灵物又进一步演化出五彩丝、五彩缯等辟邪灵物。参见胡新生:《中国古代巫术》,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8页。
    (14)参见李孝定:《释“衅”与“沬”》,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编辑委员会编:《庆祝董作宾先生六十五岁纪念文集》下册,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0年版,第983~995页;黄俊杰:《中国古代的衅及其文化史意义》,新竹《清华学报》新21卷第1期,1991年6月,第65~90页;连劭名:《甲骨刻辞中的血祭》,中国古文字研究会、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古文字研究》第16辑,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9~66页;张胜琳:《古代的尚血观念与尚血仪式》,《民族研究》1986年第6期,第55~61页;江绍原:《古代的“衅”(涂血)礼》,《江绍原民俗学论集》,第145~160页;杨华:《先秦血祭礼仪研究中国古代用血制度研究之一》,《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第3期,第22~33页;《先秦衅礼研究中国古代用血制度研究之二》,《江汉考古》2003年第1期,第68~74页。
    (1)高晨阳:《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75页。
    (2)高晨阳:《论中国传统哲学的意象思维倾向及一般特点》,《山东社会科学》1993年第2期,第80~83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