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学以为己”:中小学传统文化课程的目标、内容和践行方法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余孟孟
  • 关键词:学以为己” ; 中小学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
  • 中文刊名:GHXZ
  • 英文刊名:Teacher Education Forum
  • 机构:《新课程评论》杂志编辑部;
  • 出版日期:2019-02-15
  • 出版单位:教师教育论坛
  • 年:2019
  • 期:v.32;No.299
  • 语种:中文;
  • 页:GHXZ201902013
  • 页数:4
  • CN:02
  • ISSN:42-1846/G4
  • 分类号:46-49
摘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真正在基础教育阶段落实并发挥作用,其目的、内容、方法等的确定就应该遵循中国哲学传统的精神。"学以为己"内涵丰富,可以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目标定位和精神实质。"学以为己"内含的课程目标主要有三种,即"为己"而非"为人",力行重于记问,成人先于成才。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基本可以分为事实性课程、价值性课程和操作性课程三大类。以"学以为己"为旨归的践行修习方法有三种:一是"推己及人"的思考方法,二是"反求诸己"的自修方法,三是"克己复礼"的行为养成方法。
        
引文
[1]叶澜.中国哲学传统中的教育精神与智慧[J].教育研究,2018(6):4-23.
    [2]李弘祺.学以为己:传统中国的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3.
    [3]谢维和.学以为己的德育传统---立德树人的逻辑与实践研究之五[J].人民教育,2017(11):46-48.
    [4]谢远笋.孔子“为己之学”中的主体性原则[J].人文论丛,2017(2):72-79.
    [5]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3.
    [6]周可真.君子之道“智”“仁”“勇”[N].光明日报,2017-10-11.
    [7]楼宇烈.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及其传承[J].人民教育,2017(Z2):12-29.
    [8]郭齐勇.中国文化精神的特质[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110.
    [9]楼宇烈.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M].北京:中华书局,2016: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