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抗战初期的香港文学新论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赵稀方
  • 关键词:香港 ; 抗战初期 ; 南来文人 ; 《文艺青年》
  • 中文刊名:SHKK
  • 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 Journal
  • 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室;
  • 出版日期:2019-05-15
  • 出版单位:社会科学辑刊
  • 年:2019
  • 期:No.242
  • 语种:中文;
  • 页:SHKK201903008
  • 页数:15
  • CN:03
  • ISSN:21-1012/C
  • 分类号:2+65-78
摘要
抗战初期,内地作家南下香港,把香港建立成了全国文坛的中心之一,令人瞩目。与此同时,原有的香港新文学作家的创作却被遮蔽了,而由《文艺青年》代表的香港本地青年作家力量也为人所忽略。抗战初期的香港文学事实上由三个部分构成:一是由茅盾、许地山、萧红等内地南来作家所构成的左翼文坛;二是黄天石、平可、张吻冰、龙秀实等本港作家的写作;三是彭耀芬、刘火子、黄谷柳等香港左翼青年作家的写作。香港文学史一向只谈到第一类大陆南下作家,未注意到第二类本港作家和第三类香港左翼青年的写作,这显然是不完整的。
        
引文
[1][4][6]茅盾:《在香港编〈文艺阵地〉——〈回忆录〉(二十二)》,《新文学史料》1986年第1期。
    [2]萧乾:《我当过文学保姆》,《新文学史料》1991年第3期。
    [3]夏衍:《懒寻旧梦录》,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第309页。
    [5][21]黄康显:《香港文学的发展与评价》,香港:香港秋海棠文化企业,1996年,第34-42、36页。
    [7]平可:《山高水远》,香港:工商日报出版社,1941年,“自序”。
    [8][9]平可:《误闯文坛述忆》,《香港文学》1985年第6期。
    [10][11][12][13]陈君葆:《陈君葆日记全集》卷一,香港: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71、71-72、75、80页。
    [14]杰克:《红巾误》,香港:复兴出版社,1940年,第87页。
    [15][16][18][19][20]平可:《误闯文坛忆述》(七),《香港文学》1985年第7期。
    [17]平可:《山高水远》,香港:工商日报出版社,1941年,第4页。
    [22][30]郑树森、黄继持、卢玮銮:《早期香港新文学资料选》(1927-1941),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8年,第6、6页。
    [23][24][25][26]杨刚:《反新式风花雪月——对香港文艺青年的一个挑战》,《文艺青年》1940年第2期。
    [27]马频:《敬向杨刚先生谈一谈》,《文艺青年》1940年第3期。
    [28]《文艺青年·编者话》,《文艺青年》1940年第3期。
    [29]陈杰:《论加强生活实践——对一个争辩的结论的检讨》,《文艺青年》1940年第7期。
    [31][32][33]何世业:《一个印度同学的几件事》,《文艺青年》1940年第4期。
    [34][35]岸殊:《枯萎青春的殖民地教育实供》,《文艺青年》1941年第8期。
    [36]为群:《布告》,《文艺青年》1941年第8期。
    [37]关梦南:《彭耀芬:香港第一个被递解出境的诗人》,《香港新诗:七个早逝的优秀诗人》,香港:风雅出版社,2012年,第100-106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