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民国时期的中山大学天文台和广州市气象台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wo Observatories in Guangzhou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 作者:何溪澄 ; 冯颖竹
  • 英文作者:He Xicheng;Feng Yingzhu;
  • 中文刊名:QXKZ
  • 英文刊名:Advances in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机构:广州市气象局;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4-20
  • 出版单位:气象科技进展
  • 年:2019
  • 期:v.9
  • 语种:中文;
  • 页:QXKZ201902015
  • 页数:5
  • CN:02
  • ISSN:10-1000/P
  • 分类号:44-48
摘要
<正>如果不计香港天文台的话,广州市气象台是抗日战争前我国华南地区最大的气象专业机构,当时广州市气象台的主要业务有地面观测、施放测风气球、观测资料整编出版、收发气象报文、天气预报、公众服务、航空服务等事项。中山大学天文台(图1)是我国早期自主建立的天文气象机构之一,自1929年始开展业务性的气象观测,并为1935年广州市气象台的成立运行提供了技术人才储备。
        
引文
广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1996.广东省志铁路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9.广州市志.卷一.广州:广州出版社.
    刘心霈,吕凌峰,2015.中山大学天文台的创建、发展与历史贡献.中国科技史杂志,(1):13-27.
    竺可桢.竺可桢文集第2卷.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
    (1)取自https://baike.baidu.com/item/中山大学天文台旧址。
    (2)取自http://news2.sysu.edu.cn/news03/149238.htm。
    (1)取自http://www.sohu.com/a/164342171_40730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