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铁路运价在近代“国煤救济”中的运用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Application of Railway Freight Strategy in Modern National Coal Relief
  • 作者:黄华平
  • 英文作者:Huang Huaping;
  • 关键词:“国煤救济” ; 铁路当局 ; 铁路运价 ; 方略
  • 英文关键词:National Coal Relief;;railway authorities;;railway freight;;strategy
  • 中文刊名:SXYK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istorical Science
  • 机构:皖南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版日期:2018-07-25
  • 出版单位:史学月刊
  • 年:2018
  • 期:No.453
  •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代中国铁路运价史研究(1881-1937)”(17BZS144)
  • 语种:中文;
  • 页:SXYK201807010
  • 页数:9
  • CN:07
  • ISSN:41-1016/K
  • 分类号:87-95
摘要
在20世纪30年代掀起的"国煤救济"中,基于铁路煤运价格的高昂,国人提出以铁路运价救济国煤的方略。为此,铁路当局采取多项措施减低煤运价格,包括"暂停各路煤斤加价""重订煤运特价制度""临时核减国煤运价"和"制定煤价回扣办法"等。上述铁路运价方略的运用,为国煤业渡过危机提供了支持,同时也增加了路局的营收和盈余,开启了近代中国铁路运价政策由"营利主义"向"民生主义"转变的序幕,并推动"民生主义"成为铁路当局运价政策的主旨。
        Railway freight strategy was one of the main approaches used in the National Coal Relief movement in the1930 s,which was based on countrymen's judgment for the high price of coal railway.In light of this consensus,the railway authorities adopted many strategies to reduce coal freight,such as suspending the price increase on various railways,implementing special offer,temporarily reducing national coal freight and enacting the discount system.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railway freight strategies not only helped the country's coal industry weather the crisis,but also increased the railway's revenue and profit.It unveil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modern China's railway freight policy from pursuing commercialism to following the principle of people's livelihood and turned people's livelihood into the gist of railway authorities' freight policy.
引文
(1)相关研究主要有张伟保:《艰难的腾飞—华北新式煤矿与中国现代化》,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刘兰兮:《中国近代经济史1927-1937》,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黄华平:《国民政府铁道部研究》,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向明亮:《危机与应对:论1930年代国民政府的矿业政策》,《山西师大学报》2013年第1期,等等。
    (2)李紫翔:《外煤倾销与我国煤工业之前途》,《申报月刊》第2卷第11期,1933年11月15日,第41~49页。
    (3)吴半农:《日煤倾销中之国煤问题》,《社会科学杂志(北平)》第3卷第4期,1932年12月,第512~516页。
    (1)(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六),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497 、471~473页。
    (3)《为请减轻晋煤运费事上铁道部电》,《商业月刊》第12卷第8期,1932年8月31日,第3页。
    (4)(5)中国国煤产销联合会:《提倡国煤管见》,编者印行1931年版,第68~69、63页。
    (6)韦以黻:《民生主义的铁路运价政策》,《交通杂志》第2卷第2-3期,1934年1月,第69页。
    (7)李嘉善:《铁路煤运与煤运运价》,《矿治半月刊》第2卷第17-18期,第15页。
    (8)章勃:《统制经济下之铁道运价政策》,《交通杂志》第2卷第2-3期合刊,1933年1月,第72页。
    (1)高鹿鸣:《前京汉铁路车务处长高鹿鸣为改革铁路运价以便发展国民经济呈请交通部鉴核文》,《交通丛报》第117-118期,年份不详,第5~10页。
    (2)严复:《国煤销售不振之原因》,《煤业新声》创刊号,1934年2月15日,第3页。
    (3)《国煤衰落之主因》,《中国经济(南京)》第2卷第7期,1934年7月1日,第9页。
    (4)国煤救济委员会:《国煤救济委员会专刊》,编者印行1934年版,第29页。
    (5)《铁道部咨第765号》,《铁道公报》第318期,1932年8月8日,第5页。
    (6)《电矿业同人一致呼吁减低国煤运价以利民生文》,《河南中原煤矿公司汇刊》第7-8期合刊,1932年12月30日,第44页。
    (7)《咨铁道部矿字第2041号》,《实业公报》第43期,1932年10月,第11页。
    (8)《铁道部咨第1046号》,《铁道公报》第364期,1932年9月30日,第5页。
    (9)《经济部档案》编号17-24,第8函之(2),第82页。转引自张伟保:《艰难的腾飞:华北新式煤矿与中国现代化》,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28页。
    (10)洪瑞涛:《卷首语》,《交通杂志》第2卷第2-3期合刊,1933年1月,第1~2页。
    (11)高鹿鸣:《铁路运价政策》,《交通杂志》第3卷第3期,1935年1月,第9页。
    (12)《国煤如何救济?》,《矿业周报》第215号,1932年11月21日,第737页。
    (1)《经济部档案》编号17-24,第8函之(2),第82页。转引自张伟保:《艰难的腾飞:华北新式煤矿与中国现代化》,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28页。
    (2)《呈实业部文一件:遵令拟具救济国煤方案仰祈鉴核采纳施行由》,《国煤救济委员会专刊》(民国二十三年),年份不详,第33页。
    (3)《国煤救济会拟具救济具体方案》,《中央银行月报》第3卷第1期,1934年1月,第148~149页。
    (4)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财政经济(5),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63页。
    (5)《胶济铁路沿线煤商全体罢业》,《申报》,1931年5月24日,第3张9版。
    (6)国煤产销联合会:《提倡国煤之管见》,编者印行1930年版,第111~112页。
    (7)《铁道部处理煤运加价情形》,《矿业周报》第155期,1931年8月21日,第935页。
    (8)《铁道部呈第159号》,《铁道公报》第219期,1931年11月4日,第8页。
    (9)《铁路煤运停止加价再度展期三个月》,《矿业周报》第177期,1932年2月7日,第134页。
    (10)俞蒳:《最近三年铁路减低运价述略》,《铁路月刊—津浦线》第5卷第10期,1935年10月31日,第16页。
    (11)《交通消息铁路》,《交通职工月报》第3卷第5期,1935年7月,第83页。
    (1)孙越崎、严爽:《津浦铁路沿线煤矿调查报告》,1934年油印本,第160~162页。
    (2)俞蒳:《最近三年铁路减低运价述略》,《铁路月刊—津浦线》第5卷第10期,1935年10月31日,第14~15页;《电平绥铁路管理局:晋煤出口特价自二十六年二月一日起展期一年》,《铁道公报》第1692期,1937年2月1日,第7页。
    (3)丁钟晓:《山西煤炭简史》,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1版,第244页。
    (4)《铁道部咨业字第3927号》,《铁道公报》第938期,1934年8月14日,第3~4页。
    (5)《新定煤运特价》,《平汉路新定及现行焦煤运输特价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号:422(5)一121。
    (6)俞蒳:《最近三年铁路减低运价述略》,《铁路月刊—津浦线》第5卷第10期,1935年10月31日,第15~16页;《铁道部指令业字第27894号》,《铁道公报》第962期,1934年9月12日,第6~7页。
    (7)正太铁路接收周年纪念刊编纂委员会:《正太铁路接收周年纪念刊》,编者印行1934年版,第108页。
    (8)《铁道部指令业字第23951号》,《铁道公报》第855期,1934年5月8日,第1~2页。
    (1)《道清路定期实行新订普通运价及夏季运煤减价办法》,《铁道公报》第904期,1934年7月4日,第10页。
    (2)(5)(9)俞蒳:《最近三年铁路减低运价述略》,《铁路月刊—津浦线》第5卷第10期,1935年10月31日,第15、16、14~15页。
    (3)《铁部令三路减低国煤出口运价》,《矿业周报》第381期,1936年5月7日,第1193页。
    (4)葛光庭:《胶济铁路最近五年工作概括(1930-1934)》,编者印行1935年版,第183~187页。
    (6)《改订运输煤焦回佣办法》,《湘鄂铁路旬刊》第95期,1935年4月21日(中旬),第25页。
    (7)《训令第124号》,《胶济日刊》第624期,1933年1月19日,第2页。
    (8)孙越崎、严爽:《津浦铁路局沿线煤矿调查报告》,1934年油印本,第161~162页。
    (1)实业部地质调查所、国立北平研究院地质学研究所:《中国矿业纪要》(第5次,民国21年至23年),编者印行1935年版,第120 ~121页;戴得:《我国煤矿业之一瞥》,《中国经济评论》第1卷第2期,1939年,第113页。
    (2)枣庄煤矿志枣庄煤矿志编纂委员会:《枣庄煤矿志》,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58~259页。
    (3)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刘鸿生企业史料》中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22页。
    (4)俞蒳:《最近三年铁路减低运价述略》,《铁路月刊—津浦线》第5卷第10期,1935年10月31日,第17页。
    (5)《关于主管事务之进行事项》,国民政府铁道部:《铁道部中华民国二十一年十月份工作报告》,编者印行1932年,第9页。
    (6)《铁道部咨第1046号》,《铁道公报》第364期,1932年9月30日,第5~7页。
    (7)平汉铁路管理委员会:《平汉年鉴》,编者印行1932年版,第624~632页。
    (1)(3)铁道部秘书厅:《铁道年鉴》第3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初版,第791~804页。
    (2)津浦铁路年鉴编纂委员会:《津浦铁路年鉴》,南京:南京大陆印书馆1933年版,“第2编第3章”,第42页。
    (4)章勃:《统制经济下之铁道运价政策》,《交通杂志》第2卷第2-3期合刊,1934年7月,第72~73页。
    (5)胡国本:《平汉铁路运价之史的叙述》,《交通建设》第1卷第11期,1943年11月,第41~54页。
    (6)邱炜:《津浦铁路运价之过去现在与将来》,《交通杂志》第2卷第2-3期合刊,1934年1月,第256~257页。
    (7)吴绍曾:《铁路货等运价之研究》,京沪沪杭甬铁路管理局印行1936年版,第98页。
    (8)《第一次大会纪录》,《农村复兴委员会会报》第1号,1933年6月,第6页。
    (9)《一年来复兴农村政策之实施状况》,《农村复兴委员会会报》第2卷第3号,1934年8月26日,第7~9页。
    (10)俞蒳:《铁路运价政策今后之方针》,《交通杂志》第2卷第2-3期合刊,1933年1月,第68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