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华优秀传统刑罚执行文化的初步求证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f the Fin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for Carrying Out Penalty
  • 作者:张晶
  • 英文作者:Zhang Jing;
  • 关键词:文化自信 ; 刑罚执行文化 ; 监狱治理 ; 中国文化
  • 英文关键词:confidence in Chinese culture;;penalty execution culture;;prison governance
  • 中文刊名:FZXY
  • 英文刊名:Law and Modernization
  • 机构:江苏省司法警官高等职业学校党委;
  • 出版日期:2018-12-15
  • 出版单位:法治现代化研究
  • 年:2018
  • 期:v.2;No.12
  • 基金:中国监狱工作协会2017年度研究课题“文化自信视角下的囚犯矫正模式研究”(00117);;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文化自信视角下的囚犯矫正中国模式研究”(2017ZDIXM050);; 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2017年度黄丝带研究项目一级课题“囚犯矫正的中国模式研究”(A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FZXY201806013
  • 页数:10
  • CN:06
  • ISSN:32-1869/D
  • 分类号:134-143
摘要
中华法文化成为世界文明体系的一部分,中华法系被认为是世界法系中最具张力的一脉。而刑罚执行文化则是这一脉中精彩的一页:教化思想的沿袭、人性思想的传承、革新思想的引领。监狱作为刑罚执行的重要内容,从古今中外的情况看,监狱的存在和文明程度具有三个方面的价值:监狱是国际政治的风向标、监狱是国家文明的晴雨表、监狱是社会进步的加速器。然而,当下的刑罚执行文化还有不少缺失。在未来监狱治理现代化的进程里,要把握好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发展与融合相结合,推进监狱治理的现代化,从自信走向自觉,进而培育出灿烂的新时代刑罚执行的新文化,为世界刑罚执行领域提供更多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模式和中国样本。
        Chinese legal culture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world civilization, and Chinese legal system is regarded as the most dynamic among the world legal systems. As the most splendid chapter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egal culture, Chinese penalty culture advocates the education function of penalty, embodies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human nature and is guided by innovative ideas. A review of the penalty execution worldwide throughout history shows that prison is a key mechanism for carrying out penalty. To some extent,the existence and good management of prisons are very significant in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the condition of prison is the "wind vane"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the "barometer" of the level of a country's civilization,and the accelerator of social progress. However,there is still some inadequacy in China's current penalty culture. In the future,we have to make good combinations between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between rule of law and rule of virtue; and between self-reliant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from other countries so as to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prison governance. In this process,we will proceed from the confidence in what we have already had to develop a new penalty culture based on sound principles in the new era and offer the world more Chinese experience,wisdom,models and examples in the area of penalty execution.
引文
(1)中华文化通志编委会:《中华文化通志制度文化典:法律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内容提要。
    (2)曾宪义:《从传统中寻找力量》,载马小红等:《法律文化研究》(第7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序。
    (3)参见何勤华:《弘扬传统法律文化,建设现代法治国家》,载《中国法律评论》2018年第1期。
    (4)汪石满:《中华文化精要丛书:中国法律》,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7页。
    (5)前引(4),汪石满书,第45页。
    (6)前引(4),汪石满书,第30页。
    (7)[美]魏定熙:《权力源自地位》,张蒙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82页。
    (8)在本文里,刑罚执行和监狱这两个词会多次并且交替出现。在当下中国,监狱是刑罚执行最主要的机关。因此,有时它们的含义是具体的,各自具有特有的词义域;有时为叙述方便也混用或者代指。
    (9)周德丰、李承福:《仁义礼智: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江苏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页。
    (10)前引(9),周德丰、李承福书,第3页。
    (11)张晋藩:《中国法制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27页。
    (12)范方平:《监狱文化解读》,中国长安出版社2016年版,第40 41页。
    (13)白焕然等:《中国古代监狱制度》,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第311页。
    (14)许响洪:《九九归一:中国亲情文化》,南海出版公司2005年版,自序。
    (15)[澳]迈克尔·R.达顿:《中国的规制与惩罚:从父权本位到人民本位》,郝方昉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2页。
    (16)前引(15),达顿书,第325页。
    (17)《孟子·离娄下》。
    (18)《礼记·大学》。
    (19)前引(9),周德丰、李承福书,第8页。
    (20)前引(9),周德丰、李承福书,第8页。
    (21)《墨子·天志》。
    (22)[美]D.布迪、C.莫里斯:《中华帝国的法律》,朱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0页。
    (23)前引(22),布迪、莫里斯书,第30页。
    (24)马卫国:《囹圄内外:中国古代监狱文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85页。
    (25)《后汉书·吴祐传》。
    (26)前引(3),何勤华文。
    (27)前引(12),范方平书,第41页。
    (28)金鉴主编:《监狱学总论》,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77页。
    (29)前引(28),金鉴主编书,第79页。
    (30)前引(22),布迪、莫里斯书,第32页。
    (31)前引(22),布迪、莫里斯书,第33页。
    (32)参见前引(22),布迪、莫里斯书,第34 35页。
    (33)前引(28),金鉴主编书,第164页。
    (34)薛梅卿:《中国监狱史》,群众出版社1986年版,绪论第5页。
    (35)参见前引(28),金鉴主编书,第69 70页。
    (36)前引(28),金鉴主编书,第72页。
    (37)前引(28),金鉴主编书,第70页。
    (38)辛国恩等:《毛泽东改造罪犯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01页。
    (39)参见前引(13),白焕然等书,第116页。
    (40)薛梅卿等:《清末民初改良监狱专辑》,中国监狱学会内部资料1997年,第494页。
    (41)郭明:《中国监狱学史纲》,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第70页。
    (4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70页。
    (4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133页。
    (44)前引(43),外文出版社书,第134页。
    (45)张军:《监狱不是动物园罪犯刑满了就要出去》,载“凤凰网”,http://news.ifeng.com/a/20180303/56441202_0.shtml,最后访问时间:2018年4月27日。
    (46)前引(41),郭明书,第21页。
    (47)张建国:《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引进国外人才和智力的重要论述》,载“东方网”,http://news.eastday.com/eastday/13newsauto/news/china/20160519/u7ai5659952.html,最后访问时间:2018年3月30日。
    (48)张友谊:《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载“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7/1129/c40531 29674115.html,最后访问时间:2018年5月8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