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高校教师流动的社会融入:问题与改进策略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高慧
  • 关键词:高校教师流动 ; 社会融入 ; 融入要素 ; 融入问题 ; 融入策略
  • 中文刊名:FBSF
  • 英文刊名:Hubei Social Sciences
  • 机构: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4-15 16:37
  • 出版单位:湖北社会科学
  • 年:2019
  • 期:No.387
  •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漂移的学术:高校教师流动的影响因素与政策改进策略”(BFA150089)
  • 语种:中文;
  • 页:FBSF201903024
  • 页数:7
  • CN:03
  • ISSN:42-1112/C
  • 分类号:164-170
摘要
随着高校教师流动进入新常态,流动教师的融入问题日益凸显。高校教师流动的社会融入不仅关系到流动教师的发展前景,还将直接影响高等学校发展的未来和高等教育的和谐稳定。高校教师流动社会融入过程中存在着院校组织的科层官僚制禁锢、院校的政策导向尤其是学术考核评价制约、既有团队的排斥、现实落差的阻碍以及制度设计的抑制等问题。改进策略主要包括:以不同场域的政策调整促进学术体系的和谐;以院校系统中的经济整合、文化接纳、行为适应和身份认同提高流动教师社会融入的深度和广度;以制度激励满足流动教师的职业尊严,缩小其地位落差;增强流动教师对院校和学科文化价值观的高度心理认同。
        
引文
[1]刘进.中国研究型大学教师流动:频率、路径与类型[J].复旦教育评论,2014,(1).
    [2]蒋国河.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高校教师流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
    [3]白维维.美国高校教师的流动机制[D].保定:河北大学,2011.
    [4]刘进.大学教师流动与学术职业发展:基于对二战后的考察[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2).
    [5]乐国林.高校师资横向流动类型及其多角度剖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报,2005,(6).
    [6]周险峰.教师流动问题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
    [7]杨茂庆.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教师流动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8]徐丽敏.“社会融入”概念辨析[J].学术界,2014,(7).
    [9]Hugh Collins.Discrimination,Equality and Social Inclusion[J].The Modern Law Review,2003,(1).
    [10]杨菊华.从隔离、选择融入到融合: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的理论思考[J].人口研究,2009,(1).
    [11]陈成文,孙嘉悦.社会融入:一个概念的社会学意义[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6).
    [12]崔岩.流动人口心理层面的社会融入和身份认同问题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2,(5).
    [13]毕天云.布迪厄的“场域-惯习”论[J].学术探索,2004,(1).
    [14][美]道格拉斯·麦格雷戈.企业的人性面[M].韩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5][美]埃德加·沙因.组织文化与领导力[M].马红宇,王斌,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6]许长青.新常态下的教师流动与合理配置:基于劳动力市场的分析框架[J].现代教育管理,2016,(7).
    [17][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M].王承绪,徐辉,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18]刘进.大学教师流动与学术劳动力市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19]汤建.基于场域理论的高校青年教师成长机制的构建[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6,(1).
    [20]王胜今,许世存.流入人口社会融入感的结构与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学刊,2013,(1).
    [21]李永刚.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文化适应的挑战与路径探讨[J].高校教育管理,2016,(2).
    [22]黄成亮.新教师的认同感:大学组织文化建设的关键[J].江苏高教,2012,(2).
    [23]朱霞.教师的流动及其适应性问题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6.
    [24]吴伟伟.高等学校教师流动管制与师资配置效率[J].高教探索,2017,(6).
    [25]刘彩伟.师资流动背景下教师归属感问题研究[J].教师教育论坛,2016,(4).
    (1)数据来自CCG于2018年8月发布的《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详见“CCG全球化智库”网站http://www.ccg.org.cn/Event/View.aspx?Id=724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