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我国公共转移支付的减贫效应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任志安 ; 朱康凤
  • 关键词:公共转移支付 ; 减贫 ; 空间面板 ; 门槛效应
  • 中文刊名:DBNY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 机构:安徽财经大学;
  • 出版日期:2018-12-26
  • 出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年:2018
  • 期:v.16;No.88
  • 基金: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减贫效应测度与提升对策研究”(2016LZ21);; 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重大项目)“皖北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路径研究”(2018ZD011);; 安徽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我国公共转移支付的减贫效应研究”(ACYC2017143)
  • 语种:中文;
  • 页:DBNY201806001
  • 页数:8
  • CN:06
  • ISSN:23-1518/C
  • 分类号:4-11
摘要
转移支付作为再分配环节中调节收入差距、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手段,历来是减缓贫困及分配不平等的潜在有效工具,但已有研究关于我国公共转移支付是否有利于政府实施减贫尚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利用全国30个省份1996—2015年相关数据,结合空间面板回归模型和门限面板回归模型研究我国公共转移支付减贫效应。研究表明,我国公共转移支付对于减贫具有非线性空间效应。短期看,公共转移支付有利于地区农村贫困减缓,但长期看,则不利于地区农村贫困减缓;我国公共转移支付对于贫困减缓还具有门槛效应,以经济发展水平作为门槛变量研究得出,在一定的门槛区间内公共转移支付增加并不能有效减缓农村贫困,这可能是各地区转移支付水平差异过大所致。此外,经济发展和农村居民受教育水平提高有利于减缓贫困。
        
引文
[1] Darity W A, Myers S L. Do Transfer Payments Keep the Poor in Poverty[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7(2).
    [2] Skoufias E, di Maro V. Conditional Cash Transfers, Adult Work Incentives, and Poverty[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2008(7).
    [3] Maitra P, Ray R. The Effect of Transfers on Household Expenditure Patterns and Poverty in South Africa[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3(1).
    [4] Lal D, Sharma A. Private Household Transfers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in Rural India:1998-99[J]. The 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ic Research, 2009(2).
    [5]刘穷志.转移支付激励与贫困减少——基于PSM技术的分析[J].中国软科学, 2010(9).
    [6]储德银,赵飞.财政分权、政府转移支付与农村贫困——基于预算内外和收支双重维度的门槛效应分析[J].财经研究, 2013(9).
    [7]王曦璟,高艳云.地区公共服务供给与转移支付减贫效应研究——基于多维贫困分析框架[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7(2).
    [8]张克中,冯俊诚,鲁元平.财政分权有利于贫困减少吗?——来自分税制改革后的省际证据[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12).
    [9]江曙霞,严玉华.中国农村民间信用缓解贫困的有效性分析[J].财经研究, 2006(10).
    [10]崔艳娟,孙刚.金融发展是贫困减缓的原因吗?——来自中国的证据[J].金融研究, 2012(11).
    [11] Elhorst J P. Matlab Software for Spatial Panels[J]. 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 2014(3).
    [12]卢现祥,徐俊武.公共政策、减贫与有利于穷人的经济增长——基于1995~2006年中国各省转移支付的分析[J].制度经济学研究, 2009(2).
    [13]陈国强,罗楚亮,吴世艳.公共转移支付的减贫效应估计——收入贫困还是多维贫困?[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8(5).
    [14]张凯强.转移支付与地区经济稳定——基于国家级贫困县划分的断点分析[J].财贸经济, 2018(1).
    [15]李铮,邓晓兰,金博涵.精准扶贫视角下转移支付的吸收能力——来自贫困县的证据[J].财贸研究, 2017(9).
    [16]解垩.公共转移支付对再分配及贫困的影响研究[J].经济研究,2017(9).
    [17]马光荣,郭庆旺,刘畅.财政转移支付结构与地区经济增长[J].中国社会科学, 2016(9).
    [18]解垩.公共转移支付与老年人的多维贫困[J].中国工业经济,2015(11).
    [19]杨怀宏.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对城镇减贫效应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 2015(6).
    [20]解垩.代际间向上流动的私人转移支付与贫困脆弱性[J].经济管理, 2015(3).
    [21]樊丽明,解垩.公共转移支付减少了贫困脆弱性吗?[J].经济研究, 2014(8).
    [22]田侃,亓寿伟.转移支付、财政分权对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基于公共服务分布和区域差异的视角[J].财贸经济, 2013(4).
    [23]解垩.公共转移支付和私人转移支付对农村贫困、不平等的影响:反事实分析[J].财贸经济, 2010(12).
    [24]夏春光.政府转移支付的居民收入再分配效应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 2005.
    [25]张兵,翁辰.农村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空间溢出和门槛特征[J].农业技术经济, 2015(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