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亚东时报》研究三题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A Trichotomized Investigation of Yadong shibao
  • 作者:戴海斌
  • 英文作者:DAI Hai-bin;
  • 关键词:《亚东时报》 ; 山根立庵 ; 乙未会 ; 唐才常 ; 章太炎 ; 宋恕
  • 中文刊名:LWBI
  • 英文刊名:Historical Review
  • 机构:复旦大学历史系;
  • 出版日期:2017-02-01
  • 出版单位:史林
  • 年:2017
  • 期:No.165
  •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晚清旅华日本人存世书信、日记等史料的寻访、鉴识与研究”(14BZS034);; 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资助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LWBI201701014
  • 页数:20
  • CN:01
  • ISSN:31-1105/K
  • 分类号:146-164+225
摘要
《亚东时报》作为戊戌至庚子时期日本人在华创办的中文报纸,追踪和反映了大量政治时事,而且一些重要事件当事人如唐才常、章太炎等直接介入报务,故于中国近代史研究有相当重要的价值。本文通过中、日两方面文献的比勘互证,致力于廓清该报创刊背景以及发行、改版及至终刊的具体过程,并全面考证唐才常、章太炎、宋恕等人与该报的真实关系,对学界相关旧说予以订正。
        Yadong shibao,or the East Asian Times,which was a Chinese newspaper founded by the Japanese in the eras of the Hundred Day’s Reform and Boxer Rebellion,reported a great number of political events at that time.Nay,prominent figures like Tang Caichang and Zhang Taiyan directly participated in the operation of the newspaper,thereby making it a significant source conducive to the studies in the modern Chinese history.Comparatively digging into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in Chinese and Japanese,the present paper attempts to reconstruct the complete history of Yadong shibao,as well to delineate the true roles eminent persons such as Tang Caichang,Zhang Taiyan and Song Shu had played in the business of the newspaper.In doing so,some established conclusions as regards the newspaper will be rectified.
引文
(1)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74页。
    (2)上海图书馆编《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录》第1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926页。
    (3)中下正治:《資料篇:中国における日本人経営の新聞一覽》,中下正治:《新聞にみる日中関係史:中国の日本人経営紙》,研文出版2000年版,第5页;黄福庆:《近代日本在华文化及社会事业之研究》,“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82年版,第288-289页;周佳荣:《近代日人在华报业活动》,岳麓书社2012年版,第42-44页;郑匡民:《西学的中介:清末民初的中日文化交流》,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89-90页。
    (1)潘庆德:《亚东时报》,丁守和主编《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第1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43-652页。按该文末注“张寄谦帮助定稿”。
    (2)翟新:《近代以来日本民间涉外活动研究》第4章“东亚同文会与清末变法活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3)陳愛陽:《〈亜東時報〉考-並びに清末期におけるアジア主義の主張について》,《朝日総研リポートARI21》通卷211号,朝日新聞社,2007年12月。该论文亦有中文版(陈爱阳:《从〈亚东时报〉看晚清时期中日共同言论平台的构成》,张威主编《日本语言文化研究---日本学框架与国际化视角》,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但内容大为缩减,基本上只是前文的一个提要。
    (4)汤志钧:《〈仁学〉版本探源》,《学术月刊》1963年第5期。
    (5)经笔者调查,基本收藏情况如下:上海图书馆近代文献期刊阅览室,第1-13、18-21号,胶卷号:J-3389;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第1-3、9、12、14、17号,索书号10774、42051;北京大学图书馆,第1-21号,索书号:26958/J;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第4号,索书号4177.3;东京大学法学部近代日本法政史料中心明治文库,第1-10、13号,索书号:A30、A942。按后两处,笔者所见为实物,余者均以缩微胶卷形式开放。
    (1)東亜同文会編《対支回顧錄》下卷,原書房1973年版,第853页。
    (2)山根立庵生平大要,据東亜同文会編《対支回顧錄》(下卷,第851-855页)、黒竜会編《東亜先覚志士記伝》(下巻,原書房1966年版,第460-461页)所收两种传记内容撮述。
    (3)白岩龙平(1870-1942),冈山县人,上海日清贸易研究所第一届毕业生。甲午时在广岛大本营任翻译官。1896年创办大东新利洋行,1898年改组为大东汽船株式会社。1907年创立日清汽船会社,自任社长。关于白岩生平及事迹,参看中村義:《白岩竜平日記:アジア主義実業家の生涯》,研文出版社1999年版。
    (4)中村義編著《白岩竜平日記:アジア主義実業家の生涯》,第259页。
    (5)《宗方小太郎文书·日记(第2册)》,明治31年2月25日,编号B02,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藏。
    (6)按早在汉口乐善堂时期,宗方小太郎已追随荒尾精,1890年上海日清贸易研究所成立后,任学生监督。白岩龙平、绪方二三、前田彪等人都是该研究所培养的高材生。中日发生战争后,上海日清贸易研究所被迫停闭,荒尾精归国,而它的近百名毕业生,几乎全部投身战争,或担任军事翻译,或从事秘密情报工作,为日本战胜出过大力。(井上雅二:《巨人荒尾精》,東亜同文会1936版,第93-102页)据统计,截至1896年,乙未会在会人员达到148人,其中约半数与乐善堂、日清贸易研究所有过关系。(《乙未会員姓名》,近衛篤麿日記刊行會編《近衛篤麿日記》第2卷,鹿岛研究所出版会1968年版,第136-137页)
    (7)《乙未会通告书》,《宗方小太郎文书·书籍)》,编号B18,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藏。关于乙未会的成立背景及组织流变,说详戴海斌:《山根立庵、乙未会与〈亚东时报〉》,待刊。
    (8)河本矶平(1668-1899),字默堂,冈山县人,1890年入上海日清贸易研究所。甲午战时以陆军翻译从军。战后与白岩龙平创办大东新利洋行,任大东汽船上海支店长。创设日清英学堂,辅助山根立庵刊行《亚东时报》。1899年1月30日病死。東亜同文会編《対支回顧錄》下卷,第640-641页。
    (9)《宗方小太郎文书·日记(第2册)》,明治31年4月14日,编号B02,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藏。
    (10)《同文会設立趣意書》(明治31年),東亜文化研究所編《東亜同文会史》,霞山会1989年版,第265页。
    (1)汪康年:《亚东时报叙》,《亚东时报》第1号,1898年6月25日,第1页。
    (2)亚东时报同人:《亚东时报叙》,《亚东时报》第1号,1898年6月25日,第3-4页。
    (3)永井久一郎(1852-1913),号禾原、来青,尾张鸣尾(今爱知县)人,永井荷风之父。早年留美,后入日本邮船会社,历任上海、横滨支店长,能诗文,著有《来青阁集》《游苏漫吟》《西游诗稿》等。
    (4)牧卷次郎(1868-1915),冈山县人,号放浪。早岁习汉学,1899年应白岩龙平之招赴上海,任职日清英语学堂。后为《大阪朝日新闻》特派员。著有《放浪书翰集》。
    (5)《白岩竜平書簡》(7月29日上海),《近衛篤麿日記》第2卷,第122页。
    (6)黒竜会編《東亜先覚志士記伝》下卷,第460-461页。
    (7)東亜同文会編《対支回顧錄》上卷,第716页。按1898年山根立庵在沪主办《亚东时报》,既是主笔又兼发行,得以施展长才。这是他在华新闻事业的开端,也是高潮。后至福建、四川等地,尝试举办新报,然均无所获,又应聘驻京、津、保定等地日本陆军从事军事翻译,并为《北支那每日新闻》《顺天时报》执笔。1906年日本著名报人德富苏峰作中国游,在天津拜访立庵,谓其“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奇特男子,他非常精通中国的现代文,被称为这方面的当今第一人”。(《中国漫游记七十八日游记》,刘红译,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394页)1908年,立庵归国。1911年8月病卒于故里。
    (8)《立庵诗稿》编辑兼发行者为天津中村常三郎,印刷所为大阪国文社,明治45年(1912)刊行。
    (9)白岩竜平編《立庵遺稿》上下冊,東亜實進社大正6年(1917)4月15日刊行。
    (1)收入此表的诗赋、文章,均系已确定为山根立庵所作。尚有一些疑似文章,待考未录。
    (2)此文在《立庵遗稿》中一分为三,以《民权(戊戌)》《共治(戊戌)》《君权(戊戌)》独立成篇。
    (3)此文在《立庵遗稿》改名《论立党会(己亥)》,文字有变动。
    (4)此为收入神田喜一郎编《明治汉诗文集》,筑摩书房1981年版,第291-294页。
    (1)曾虚白主编《中国新闻史》上册,台北“国立”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1966年版,第192-193页。
    (2)今见《亚东时报》第1、2、3号为合订本,封皮刊名下方小字注“第一二三合本”。封面左上小字注“第一号第二号第三号合订一本特取价二角”,线框外右下角有“上海北京路商务印书馆代印”字样。此合订本缘于求购者众多,约于创刊一年以后补印。参看《亚东时报》第13号(1899年7月2日)刊载的本馆《告白》。
    (3)按16处售报处录下:上海四马路昌言报馆、上海棋盘街苏报馆、上海大马路中外日报馆、上海望平街沪报馆、上海铁马路桥西堍大东轮船总局、苏州青阳地吉利洋行、苏州盘门外大东船局、杭州拱震[宸]桥大东船局、汉口河街汉报馆、扬州协中轩、天津国闻报馆、北京交民巷筑紫办馆、福州南台闽报馆、镇江杏花春大菜馆、芜湖日商田中号、苏城元妙观许桐椿笺扇号。
    (1)白岩竜平編《立庵遺稿》卷一,第14页。
    (2)周佳荣:《近代日人在华报业活动》,第44页。
    (3)兹举一反例,自立会事败后,叶德辉编述《觉迷要录》,“凡中人外人论二逆罪状者,按各报年月先后入载”,专门刊载了“日本深山虎太郎一书”,并以其“尤为深切著明,不可余地,斯诚直道之公矣。彼梁逆狂吠之报,窃名清议,不适足贻外人非笑哉?”《〈觉迷要录〉叙》卷三“公论”,光绪三十一年刊本。
    (4)除上海外,该中东翻译局有两个外埠“代收处”,即苏州盘门外吉利洋行、杭州湖墅左家桥大东洋行。
    (5)汤志钧:《〈仁学〉版本探源》,《学术月刊》1963年第5期。
    (1)内页版心题“仁学卷上”,连载号为第7-10、12-13、18-19号。
    (2)至次年2月28日第19号出版时,馆址又有变动,《告白》:“本馆曩设美租界南浔路第十三号,此次乔迁英大马路泥城桥西第七号三层洋楼内。专此布告。亚东时报馆启。”
    (1)李谷城:《香港〈中国旬报〉研究》,文史哲出版社2010年版,第10页。
    (2)潘光哲曾以《时务报》之翻译文稿为例,对近代报刊媒体向读者供应“世界知识”的形式,即“西学”的“新闻化”面向做了相当充分的论证。参其《开创“世界知识”的公共空间:〈时务报〉译稿研究》,《史林》2006年第5期。
    (3)上海四马路昌言报馆、上海棋盘街苏报馆、上海大马路中外日报馆、上海棋盘街沪报馆、上海铁马路桥四堍大东轮船总局、苏州青阳地吉利洋行、苏州盘门外大东船局、杭州拱震[宸]桥大东船局、汉口河街汉报馆、扬州协中轩、天津国闻报馆、北京国闻报分馆、北京交民巷筑紫办馆、福州南台闽报馆、镇江杏花村大菜馆、芜湖日商田中号、苏州元妙观前许桐春笺扇局、常州中外日报分局刘、淮安东文学堂、绍兴东文学堂、无锡萃新轩、广东东亚同文会。
    (4)《周善培致汪康年函五》,《汪康年师友书札》第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194-1195页。
    (1)《报界一斑·中国各报存佚表》,《清议报》第100册,光绪二十七年十一月十一日。
    (2)《東亞同文會三十二年度事業予算書》,明治32年7月10日,《近衛篤麿日記》第2卷,第365-368页。
    (3)《会報》,東亜同文会編《東亜同文会報告》第6回,1900年5月。
    (4)唐才质:《唐才常烈士年谱》,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编《唐才常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73-274页。
    (5)陈善伟编《唐才常年谱长编》下册,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54、571页。
    (6)唐才质:《唐才常与时务学堂》,《湖南历史资料》1958年第3期。
    (7)按唐才常到日时间当在1898年10月中旬。据唐才中供词:“胞兄唐才常于戊戌年九月到日本东京会馆,会着康、梁。”(《俞廉三奏报唐才中供词二则》,杜迈之等辑《自立会史料集》,岳麓书社1983年版,第148页)日人宗方小太郎本年10月31日记:“与柏原同至加贺町访问康有为,湖南南学会代表人唐才常在座。唐系湘中志士,声言因拟发动义兵,来日借兵并兼请声援。”11月1日续记:“湖南人毕永年、唐才常等来访。唐系南学会代表人,拟在湖南举义,为求我同志助力而来。余恳切劝谕,约以暂且沉潜待机,在此间专力准备,待余至清国后妥定方略。”(東亜同文会編《対支回顧錄》下卷,第380页)
    (8)《上江标书》,(己亥)三月十一日,《唐才常集》,第240页。
    (9)按深山独啸,即山根立庵;荒井冒顿,即荒井甲子之助。
    (1)《致程淯书》,(己亥)三月初四日,《唐才常集》,第255页。
    (2)宋恕并赠以七律二首,其中提出:“借问多情江汉客,欲将何术拯诸姬?”参见宋恕:《宋恕己亥日记摘要》,《赠唐佛尘》(1899年5月下旬),胡珠生:《宋恕集》下册,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820、943-944页
    (3)中村義編著《白岩竜平日記:アジア主義実業家の生涯》,第289、290、295-296页。宗方小太郎日记亦多有记录,如5月18日:“午前,毕永年、文廷式、唐才常、山田良政、中西正树、高桥谦、志贺、中岛等来访。正午,文廷式做东,与唐、毕、山田等共用西餐。5月28日:“夜七时,与中西、高桥、井手等赴四马路一品香,文廷式、汪康年、唐才常、张通典、狄葆贤、毕永年等召宴,九时散席。”6月14日:“是夜将乘大元丸赴汉口,整顿行李。午前,唐才常、狄葆贤来访,叙别而去。”6月28日:“夜,赴四马路大诚茶园看戏,狄葆贤、唐才常二氏做东,汪康年十余人出席,十二时散归。”《宗方小太郎文书·日记(第2册)》,编号B02,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藏。
    (4)张篁溪:《自立会始末记》,《自立会史料集》,第12页;冯自由:《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上册,中国文化服务社1946年版,第66-67页;陈少白:《兴中会革命史要》,中国史学会编《辛亥革命》第1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62页。
    (5)陈锡祺主编《孙中山年谱长编》上册,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191-193页。
    (1)《宗方小太郎文书·日记(第2册)》,明治32年10月21日,编号B02,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藏。
    (2)蔡克骄:《唐才常日本之行考辨》,《广东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3)汤志钧编《章太炎年谱长编》上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77页。
    (4)原札系八行信笺,凡二纸,有信封:“敬恳吉便带交宗北平先生,佛尘手肃”。函中沈愚溪,即沈荩;林唐述,即林圭,二人均参加自立军。又据宗方日记,收信时间在11月25日。该札原件及影印件分藏于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与东京大学明治文库,杨天石、汤志钧二先生海外访史,都注意到这一文献,并予披露,而解读各异。参看汤志钧:《乘桴新获---从戊戌到辛亥》,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00页;杨天石:《唐才常佚札与维新党人的湖南起义计划》,《从帝制走向共和:辛亥革命前后史事发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版,第32-36页。该札亦收入陈善伟编《唐才常年谱长编》(下册,第573页),唯将系日作“10月19日(九月十五日)”,误。
    (5)田野橘次:《最近支那革命运动》,上海新智社光绪二十九年(1903)铅印本,第6页。
    (1)田野橘次:《最近支那革命运动》,第7-8页。
    (2)杨天石:《唐才常佚札与维新党人的湖南起义计划》,《从帝制走向共和:辛亥革命前后史事发微》,第36页。
    (3)大东汽船会社为日本在华经营的首家航运公司,也是最先侵入长江支流的日资企业。此次调查形成的报告,后于1902年3月获日本参众两院通过,同年9月日资湖南汽船会社成立,白岩龙平出任董事。参看江天凤主编《长江航运史(近代部分)》,人民交通出版社1992年版,第228页。
    (4)中村義編著《白岩竜平日記:アジア主義実業家の生涯》,第323-324页。当时《东亚时报》同人皆有送诗,山根立庵作《送白岩子云荒井图南之湘》《寄图南在湘》,载《亚东时报》第18号,1899年12月25日。
    (5)《潇湘泛槎日记》(明治32年12月2-23日),《宗方小太郎文书·日记(第2册)》,编号B02,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藏。
    (6)田野橘次:《最近支那革命运动》,第11-12页。
    (1)井上雅二(1877-1947),日本兵库县人。1895年以陆军翻译供职台湾总督府。1896年入东京专门学校(早稻田大学前身)英语政治课,与康有为门生罗普、徐勤结识。1898年入东亚会,7月赴华游历,逢戊戌政变发生,协助王照避难日本。东亚同文会成立后,任上海支部干事,《同文沪报》记者,1900年10月归国,翌年赴欧游学。后任海外兴业株式会社社长、众议院议员。参看永見七郎:《興亜一路·井上雅二》,刀江書院1942年版。
    (2)《俞廉三奏报唐才中供词二则》,《自立会史料集》,第150页。另参近藤康邦整理《井上雅二日記·唐才常自立軍蜂起》,《国家学会雜誌》第98卷,第1-2號,1985年2月。此日记已有多个中译版本。
    (3)冯自由评《同文沪报》称:“此报与吾国维新志士颇有关系,庚子唐才常、林述唐等在上海张园召开国会,暨谋在汉口起事,皆假此报为宣传机关。”(《革命逸史》第3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40页)唐才质《自立会庚子革命记》称:“上海《同文沪报》,是田野所主办,主张中国政治改革,亦颇有力,唐才常等极倚重之。”(《自立会史料集,第73页》)陈善伟《唐才常年谱长编》则径谓:“正气会……以日人田野橘次挂名为社主。并出版《同文沪报》为其机关报”。(下册,第585页)
    (4)井手三郎(1862-1931),号素行,日本熊本县人。1887年赴华,参加荒尾精主持的汉口乐善堂。甲午战时作为陆军翻译参战。战后,在福州创办《闽报》。任东亚同文会评议员、上海支部长。1900年创办《同文沪报》,后主办《上海日报》,长期在华从事新闻事业。(東亜同文会編《対支回顧錄》下卷,第529-540页)
    (5)据明治33年4月17日近卫笃麿致外务省报告书,《同文沪报》关系人只有岸田吟香、井上雅二、山根虎之助、小田桐勇辅,其中并无田野橘次。参看中下正治:《新聞にみる日中関係史:中国の日本人経営紙》,第146页。
    (6)对于《同文沪报》内部出身不同派系的成员的办报理念及介入中国事务态度,郑匡民有所专门分析,参看郑匡民:《西学的中介:清末民初的中日文化交流》,第140-141页。
    (7)東亜同文会編《対支回顧錄》下卷,第853页。
    (8)胡珠生:《宋恕年谱》,《宋恕集》下册,第1108页。
    (1)深山虎太郎:《草茅危言》,《亚东时报》第3号,1898年8月25日,第5-7页。
    (2)此文在当时有相当影响,梁启超在《清议报》第27册(光绪二十五年八月十一日)“饮冰室自由书”栏全文转载《草茅危言》,以为“皆源本泰西硕儒政体之论,切中中国时病者”。并见《自由书》,《饮冰室合集》专集二,中华书局1989年影印本,第11-14页。郑观应增订《盛世危言》,亦于《原君》篇后附录“日本名士深山虎太郎所著民权共治君权三论”,许为“识见高远,发挥透辟,足以起痼振聋,为救时良药”。《盛世危言增订新编》,台北学生书局据光绪庚子刊本影印,第99-108页。
    (3)宋恕:《赠山根立庵》(1899年7月),《宋恕集》下册,第821-822页
    (4)宋恕:《读松阴〈幽室文稿〉》(1899年7月),《宋恕集》下册,第821页。
    (5)参看杨际开:《清末变法与日本---宋恕政治思想研究》第3章“作为思想典范的日本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6)宋恕:《送牧放浪东归》(1900年3、4月间),《宋恕集》下册,第826页。
    (7)1899年7月,宋恕日记“送阳州如津门”。《宋恕集》下册,第944页。唐才常亦有《送安藤阳州入燕京序》,载《亚东时报》第11号,1899年7月17日。
    (8)汤志钧编《章太炎年谱长编》上册,第92页。
    (1)上海通社编辑《上海研究资料续编·苏报案始末》,《旧上海史料汇编》下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版,第81页。今据《字林西报》全文翻译《苏报案审讯记录》中,章供有多处谈及《亚东时报》,如“1899年我从日本回来后,在《亚东时报》工作”、“《亚东时报》,是一份日本人的报纸”。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辛亥革命在上海史料选辑(增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5、37页。
    (2)汤志钧编《章太炎年谱长编》上册,第59页。
    (3)刘歆:《章太炎诸“名号”杂俎丛考》,《余杭史志》2012年第4期。
    (4)据笔者所见,姜义华《章太炎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4-105页)利用过此二首诗作,但似未注意章氏自注。
    (5)馆森鸿,号袖海,日本宫城县人。1895年来台,聘为台湾总督府民政局雇员。至1917年回国,寓台23年,发表大量经史论著、人物传记、山川游记、汉诗、和歌、俳句。著有《拙存斋丛稿》。章太炎离台之际,馆森氏有赠序:“杭州章君枚叔高才能文,与余相善。去岁冬,载书数车入台疆,乃以文字订交,每相见,辄问难经义,评骘文章,纵谈时事,神王兴至,逸岩激越,投笔起舞,恢哉有国士风。”(《送章枚叔序》,《拙存园存稿》卷一,松云堂書店大正8年(1919)版,第2页)关于二氏交游,汤志钧有专文介绍(《章太炎与馆森鸿》,《乘桴新获---从戊戌到辛亥》,第102-114页)而王汎森从文学宗旨立论,认为“馆森氏又系宗桐城文派者,与章不甚相得”。(《章太炎的思想及其对儒学传统的冲击》,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5年版,第4页)
    (6)依据章太炎《旅西京记》、馆森鸿《似而非笔》,排列东游行程如下:6月10日,基隆---6月14日,神户---6月14-16日,京都,6月16日,大津---6月17日,名古屋---6月18日-8月14日,东京(其间多次往返横滨、镰仓等地)---8月15-16日,横滨---神户---上海。馆森鸿则于8月28日由东京启程,经京都、神户,返基隆。馆森鸿据此次旅途见闻,及章太炎与日本学者重野安绎、井上哲次郎、根本通明、副岛苍海、太田代东谷等笔谈内容撰成《似而非笔》,连载于1899年10月1-10日的《台湾日日新报》。对此文献的介绍,可参大山昌道、林俊宏:《十九世纪末中日学术交流的一幕---以馆森鸿〈似而非笔〉为中心》,《鹅湖月刊》第426期,2010年12月。
    (7)《自定年谱》“戊戌(1898)”条:“五月,渡日本,游览东西两京。时卓如在横滨,余往候之。……香山孙文逸仙时在横滨,余于卓如座中遇之,未相知也。”汤志钧编《章太炎年谱长编》上册,第59页。
    (8)同诗另题《神户赠馆森袖海》,亦载于《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10月1日,第1版。
    (1)《史记》卷100《季布栾布列传第十四》,中华书局1982年版。
    (2)《后汉书》卷64《吴(祐)延(笃)史(弼)卢(植)赵(岐)列传第54》,中华书局1962年版。
    (3)馆森鸿:《拙存园丛稿序》卷首,4-5页。
    (4)《史记》卷40《楚世家第十》。
    (5)《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
    (6)明治32年8月17日日本警视总监致外务大臣青木报告:“清国流亡者章炳麟昨日下午由横滨乘轮船往神户。今日上午六时在该地同新桥前来的清国留学生监督钱恂会面,后回国,特此报告。”(日本外务省档案《各国内政杂纂·支那之部·关于革命党》,甲秘字第183号《清国流亡者回国》)转见汤志钧编《章太炎年谱长编(增订本)》下册,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601页。
    (7)《己亥于章枚叔夜饮即送其之天津》,杨琥编《夏曾佑集》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429页。按夏曾佑原供职于天津《国闻报》,1899年选授安徽祁门县知县,南下赴任中途经过上海,并暂归里。
    (8)《宋恕己亥日记摘要》,《宋恕集》下册,第944页。
    (9)《章太炎致汪康年函八》(己亥八月三十日),《汪康年师友书札》第2册,第1956页。
    (10)《致夏曾佑(一)》(己亥八月九日),马勇编《章太炎书信集》,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8页。章氏居杭时期,夏曾佑经常与之见面,据其日记八月二十二日条:“枚叔来,言今文学甚悉。”九月初二日条:“与枚叔在湖上游竟日。”九月初三日条:“下午与枚叔、沤荻小饮。”九月初四日:“与枚叔、承孙至吴山一游。”九月十五日:“得诗三首:《断岸》、《送章炳麐[麟]天津》。”杨琥编《夏曾佑集》下册,第724页。
    (11)《五洲时事汇报》,1899年9月5日创刊,在上海出版,半月刊。报端原题:“本馆社主日本佐原笃介,支配人中国沈士孙,馆设《苏报》馆内。”实际编辑人为沈小沂(晓宜),是以翻译和转辑国内外时事为主的半月刊,但也发表政论。
    (12)《章太炎致汪康年函八》(己亥八月三十日),《汪康年师友书札》第2册,第1956-1957页。
    (1)《章太炎致汪康年函九》(己亥九月初八日),《汪康年师友书札》第2册,第1957页。
    (2)《论黄种之将来》《〈翼教丛编〉书后》刊于《五洲时事汇编》第3期(1899年10月14日),《藩镇论》刊于第4期(1899年12月3日),均登报首“论说”栏,署名“章炳麟”。该报仅存四期,停刊时间未详。(上海图书馆编《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录》第1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1169-1170页)
    (3)《宋恕己亥日记摘要》,《宋恕集》下册,第944页。
    (4)《宋恕己亥日记摘要》,《宋恕集》下册,第944页。“东馆”,即《亚东时报》馆;“仲逊”,胡惟志。
    (5)《章太炎致汪康年函六》(戊戌十一月廿三日),《汪康年师友书札》第2册,第1955页。
    (6)菿汉阁主:《游西京记》,《亚东时报》第17号,1899年11月20日,第13页。
    (7)关于离职缘由,据说馆森鸿不喜文官制服的颈扣,常被纠正服仪不整,自认难以适应,故辞职离台。(《亥年の绅士》,《台湾日日新报》1911年1月1日,第7版)有学者推论认为,馆森鸿辞职前往中国,部分原因也是“因为1898年避祸台湾的章太炎尚待不到半年即离开《台湾日日新报》东去,与馆森鸿相交甚笃的章太炎此番离去,进而也激起馆森鸿想要到中国一游的愿望”。参看王俐茹:《日本台湾汉文人的交游网络及其拾遗》,《第六届台湾文学研究生学术论文研讨会论文集》,“国立”台湾文学馆2009年版,第210-211页。
    (8)馆森鸿:《上成斋先生书一》,《拙存园丛稿》卷五,第2页。
    (9)馆森鸿:《上成斋先生书二》,《拙存园存稿》卷五,第3页。另有《姑苏记游》,详记此次行程:“明治三十四年一月时期日,发台北。二十三日,抵上海,寓文监路师路逆旅。连日雨雪缤纷。至二月一日始晴。山根立庵劝予游苏州,遂择次日发程。由苏州入常熟,又观灵岩。十一日,归上海。三月三日,旋台。”(馆森袖海:《姑苏记游》,神田喜一郎编《明治汉诗文集》,第284页)
    (10)《题馆森袖海所携〈今人诗录〉》(1900年4月29日)、《题馆森袖海》(1900年6月),《宋恕集》下册,第831-836页。
    (11)馆森鸿:《论东塾读书记》,《亚东时报》第21号,1900年4月28日,第26页。
    (1)本年2月5日,馆森氏有常熟一行,即由立庵陪同,并经引见与丁祖荫等会面。(馆森袖海:《姑苏记游》,神田喜一郎编《明治汉诗文集》,第284-285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