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磷酸肌酸钠联合维生素C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心肌酶指标的影响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联合维生素C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心肌酶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耀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108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磷酸肌酸钠联合维生素C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善情况、心肌酶、肌钙蛋白I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45%和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改善率(74.07%)高于对照组(3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谷草转氨酶(AST)、肌酸磷酸激酶(CP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羟丁酸脱氢酶(HBDH)及肌钙蛋白I(cTnI)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磷酸肌酸钠联合维生素C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明显改善心电图及心肌损伤情况,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引文
[1]方柳惠.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与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国际儿科学杂志,2015,42(3):320-323.
    [2]陈慧玲,杨巧芳,王彦利,等.病毒性心肌炎病原学特征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5):3406-3408.
    [3]唐玲玲.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分析[J].国际病毒学杂志,2015,22(z1):172-174.
    [4]钱玉洁,杨作成.病毒性心肌炎与细胞死亡机制[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8,33(1):18-20.
    [5]林媛媛,吴乐程,孙成勇,等.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22):5129-5132.
    [6]胡孝彬,向小节,郭晓聪,等.高敏肌钙蛋白T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价值探讨[J].检验医学,2014,29(4):307-311.
    [7]王祥,陈智,肖云彬,等.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J].药学与临床研究,2014,22(4):363-364.
    [8]袁泉,张萍.磷酸肌酸钠联合心肌康颗粒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实效性分析[J].重庆医学,2016,45(10):1343-1344,1347.
    [9]高瑞波,江红.大剂量VitC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价值[J].河南医学院学报,2018,24(4):556-559.
    [10]李光超,金瑄.环磷腺苷联合维生素C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作用机制[J].西南国防医药,2017,27(6):606-60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