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马克思人性观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李泽璐 ; 魏晓喻
  • 关键词:马克思 ; 人性观 ; 思想政治教育
  • 中文刊名:FZSL
  • 英文刊名:Legal System and Society
  • 机构: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2-25
  • 出版单位:法制与社会
  • 年:2019
  • 语种:中文;
  • 页:FZSL201906089
  • 页数:2
  • CN:06
  • ISSN:53-1095/D
  • 分类号:198-199
摘要
马克思主义人性观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自身素质提高,这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具有内在一致性。当前新形势下挖掘马克思主义人性观重要意义在于为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提供理论支撑,延伸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为科学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提供方法论依据;马克思人性观为深刻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供哲学基础,构建科学世界观。
        
引文
(1)景阳、王建民.以创新党建为契机促进独立学院学风建设.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10(6).80.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3.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385.
    (4)马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解析与本质把握--基于对“人的自由”和“以人为本”的初步考察.宁夏社会科学.2011(1).5.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9.
    (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
    (7)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8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