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拉萨南部泽当-桑日地区90-30 Ma侵入岩成因及动力学、成矿意义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姜子琦王强Derek A.Wyman施小斌杨进辉马林苟国宁
  • 会议时间:2014-10-19
  • 关键词:铜金钼矿床 ; 成矿作用 ; 侵入岩 ; 动力学分析
  • 作者单位:姜子琦(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301;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640)王强,马林,苟国宁(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640)Derek A.Wyman(悉尼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新南威尔士 2006)施小斌(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301)杨进辉(中国科学院北京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9)
  • 母体文献: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会议地点:北京
  • 主办单位: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P5
摘要
拉萨地块南部泽当-桑日地区与岩浆关系密切的Cu-Au-Mo矿非常发育,形成时代有三期(~90Ma,~50Ma和~30Ma)。对该区赤康、吉荣以及冲木达岩体开展了研究。赤康和吉荣岩体都以花岗闪长岩为主,冲木达岩体包含有石英二长岩和少量的花岗闪长岩。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赤康、吉荣和冲木达岩体分别形成于~92Ma、~53Ma和~30Ma。赤康和冲木达侵入岩都具有明显高的Sr和低的Y,Yb含量以及Sr/Y比值,与典型的埃达克岩类似,但吉荣花岗闪长岩相对具有低的Sr/Y)比值和负的Eu,Ba异常。赤康和吉荣侵入岩具有类似的锆石εHf(t)(+7.6~+13.1)值,而冲木达石英二长岩-花岗闪长岩具有明显偏低的εHf(t)(+0.76~+6.9)值。赤康侵入岩可能形成于俯冲的新特提斯洋板片的部分熔融,而吉荣侵入岩可能来源于冈底斯弧下新生下地壳的熔融。结合冈底斯的岩浆峰期(100-80Ma和65-40Ma)事件,认为新特提斯洋板片在晚白坐世的板片回撤和早始新世的板片断离导致的软流圈物质的上涌分别诱发了板片和冈底斯新生下地壳的熔融。冲木达侵入岩很可能来源于俯冲至冈底斯南缘下部的印度下地壳的部分熔融。上述三种不同的动力学背景及产生的岩浆作用可能都有利于Cu-Au-Mo矿的形成。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