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工作面不拆减支架安全开采技术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胡伟刘小军
  • 会议时间:2011-07-18
  • 关键词:煤矿开采 ; 工作面 ; 防水煤柱 ; 安全控制
  • 作者单位:皖北煤电集团公司五沟煤矿 安徽淮北 235000
  • 母体文献: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论坛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论坛
  • 会议地点:乌鲁木齐
  • 主办单位:中国煤炭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TD8;TD1
摘要
本文通过对工作面临近大中型断层赋、导水性的分析,研究在进一步减小断层防水煤柱的情况下,安全解放断防煤柱下的压煤量,其安全效果和经济效益显著. 研究表明,太灰含水层,1017工作面内厚度平均22.0 m,单位涌水量q=0.108~0.148L/(s·m),渗透系数k=0.453~0.588 m/d,属弱~中等含水层。“三含”的物理和水理性质实验表明:其为密实而孔隙度较小的饱和状态含水层,且呈半硬塑一硬塑状态,流动性较差;径流补给排泄条件不畅,是五沟煤矿1017工作面设计留设防砂煤柱开采的前提条件。 1017工作面“三含”下部的三隔厚度在浅埋开采区域均大于10 m,分布稳定,塑性指数均大于17,具有良好的隔水性能,是1017工作面提高开采上限、留设防砂煤柱实现绿色安全开采的保障条件。 根据工作面已揭露资料,该区域煤层底板距太原群第一层灰岩法约55.4 m,其间还分布有厚度约20.0 m的海相泥岩,具有良好的隔水性能。目前工作面内尚未揭露落差较大的断裂构造及陷落柱与灰岩水沟通,因此,灰岩水涌入矿坑造成水害的可能性很小。 经过工作面无限电波坑透结果分析,工作面顶、底板局部地段存在砂岩裂隙水,在回采过程中,只要加强排水就可实现安全回采。 综上所述,1017工作面留设14.3 m的防护煤岩柱是能够实现绿色安全开采,不会发生突水溃砂安全事故。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