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南太行山地区晚白垩世辉长岩中环带结构橄榄石捕虏晶的发现、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英基丰张宏福汤艳杰
  • 会议时间:2009-09-20
  • 关键词:辉长岩 ; 环带结构 ; 橄榄石
  •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同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
  • 母体文献:2009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09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 会议地点:长春
  • 主办单位: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南太行山地区在晚中生代发育了大量的中基性、偏碱性杂岩体,包括辉长岩、闪长岩、正长岩和二长岩等,其中辉长岩规模相对较小,产状上主要以岩瘤包裹在闪长岩内。位于山两平顺一壶关地区的沙陀辉长岩就是其中的一个。沙陀辉长岩的主要组成矿物有斜长石、单斜辉石、橄榄石、黑云母、角闪石和碱性长石,副矿物有锆石、榍石、磷灰石和钛铁氧化物等。辉长岩中锆石的原位离子探针U-Pb年龄结果为128 Ma。辉长岩中含有大量的浑圆状橄榄岩晶体,颗粒大小不一(1~8mm)。在背散射电子图像上,橄榄石表现为明显的环带状结构,从较暗的核部渐变为明亮的边部。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