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江苏一次辐射平流雾的发生发展机制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利用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 1°×1°资料,从天气背景、水汽条件、层结条件、动力热力学特征等方面对2012年10月27~28日江苏一次大雾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这次大雾过程的背景条件为:中高层500 hPa为西北气流控制,纬向型环流比较稳定,低层700hPa及850hPa为高压环流,但风场较弱,地面受高压前部弱气压场控制,江苏处于高压底前部的偏东风场中,风力较弱,平均风速不超过2m/s,有利于大雾天气的发生发展及维持.(2)稳定层结条件:大雾过程期间大气具有稳定性特征,中高层层结稳定,低层也一直维持较好的稳定度.低层有微弱的暖平流,中高层有冷空气,使得逆温层维持,对于大雾长时间维持具有重要作用.(3)水汽和微风:在微弱的偏东风作用下,将水汽向雾区输送,江苏西北部和沿江苏南地区有明显的水汽辐合区,充足的水汽,在地面辐射冷却的作用下,有利于大雾的形成.(4)低层弱辐合:大雾期间低层有弱的辐合区,有利于逆温层向上发展,水汽向上扩散输送,使得大雾发展和维持.(5)大雾性质:此次大雾是一次辐射平流雾,其中辐射降温占主要作用.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