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滇西北羊拉加仁-贝吾斑岩的研究现状及意义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李雨健朱俊余海军
  • 会议时间:2014-11-13
  • 关键词:矿床学 ; 斑岩 ; 成矿机理 ; 找矿方向
  • 作者单位:李雨健,朱俊(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昆明650093)余海军(云南省地质调查局,云南昆明650000)
  • 母体文献:第四届全国矿田构造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四届全国矿田构造研讨会
  • 会议地点:昆明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TS8;TD9
摘要
滇西北羊拉加仁-贝吾矿集区位于金沙江结合带西缘,德钦-维西二叠-三叠纪岛陆缘弧的印支-燕山期加仁-贝吾花岗岩带,产出羊拉铜矿、曲隆铜矿等矿床,属德钦-维西二叠-三叠纪岛弧-滞后型弧斑岩带.展布方向与区域构造线方向一致,沿金沙江断裂西侧呈近北北东向展布,长约35km,宽1~9km不等.印支-燕山期花岗岩主要由加仁、里农、格亚顶、江边、尼吕、贝吾、通吉格、茂顶、曲隆等9个岩体组成,面积约269km2. 由于该区域内多处斑岩的发现和及其与斑岩有关的多金属矿化的发育,并结合羊拉加仁-贝吾矿集区其他方面的研究,笔者认为该区存在印支-燕山早期中酸性(斑)岩体侵入叠加围绕岩体产出内外接触带矽卡岩型矿床;在气成-热液阶段形成主矿体矽卡岩型矿床之后又经多次的中-低温热液叠加成矿作用形成脉状矿床,矿体从岩体内的破碎带一直插入的围岩之中,后期改造叠加,最终形成斑岩型金属矿床。笔者正在对区域内发现的斑岩进行系统的工作,对该区域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