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GIS技术在兰成渝输油管道高后果区分析上的应用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贾韶辉
  • 会议时间:2009-09-01
  •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 高后果区分析 ; 输油管道 ; 完整性管理
  •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管道研究中心,河北廊坊,065000
  • 母体文献:第三届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国际会议暨第三届天然气管道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三届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国际会议暨第三届天然气管道技术研讨会
  • 会议地点:北京
  •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高后果区(High Consequence Areas,HCAs)分析是管道完整性管理(Pipeline IntegrityManagement,PIM)的首要步骤。根据中国石油相关管理完整性管理规范,管道运营商必须在高后果区管段内执行管道完整性管理计划。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作为空间分析技术和空间数据库管理技术已经发展了30余年。对于长输油气管道的高后果区分析来说,GIS技术不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空间分析工具,而且也提供了长输油气管道的设备、完整性等相关空间、属性数据的存储技术。基于APDM(ArcGIS Pipeline Data Model)管道数据模型,采用线性参考技术和空间分析技术可以有效、准确地进行长输油气管道的高后果区分析。我们已经完成了兰州-成都-重庆输油管道约1200公里的高后果区分析工作,共划分出891段高后果区管段,并发现导致高后果区的三个主要因素为:1)人口密集区;2)季节性河流:3)国道、高速公路、省道等重要交通设施。我们进行了以下分析步骤:1)数据收集:2)数据整合与处理;3)区域等级分析;4)环境敏感区分析。同时,我们通过野外调查工作,对已分析出来的高后果区管段完成了相关的威胁分析,明确了管道完整性管理的重点。利用GIS技术,我们减少了企业的人工识别费用,节约了分析时间,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