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秦岭造山作用演化与区域成矿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王宗起闫臻闫全人王涛刘树文李秋根
  • 会议时间:2014-10-19
  • 关键词:造山带 ; 构造演化 ; 区域成矿 ; 秦岭地区
  • 作者单位:王宗起(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037)闫臻,王涛(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北京 100037)闫全人(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刘树文,李秋根(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学院 北京 100871)
  • 母体文献: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会议地点:北京
  • 主办单位: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X14;P9
摘要
秦岭造山带经历了古生代的俯冲增生与中生代碰撞造山作用叠合而成.通过南秦岭增生杂岩中古洋盆残体成因和时代系统研究,秦岭存在新元古-早中生代统一的原始洋盆;南、北秦岭古生代发育了双向俯冲-双弧盆体系的增生-碰撞造山作用.文章介绍了秦岭古生代双向俯冲造山形成的南、北两套弧-盆体系与VMS型PbZn、Cu、Ag-Pb-Zn多金属成矿带的关系,并分别论述了秦岭弧前增生杂岩带与两条造山型金矿带、秦岭增生岩浆弧与斑岩型CuMo、CuAu矿带、北大巴山晚古生代-中生代俯冲增生造山与火山-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等的作用关系。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