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连云港夏季短期气候预测方法探讨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连云港市地处淮河下游,东临黄海,气候类型属温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带,季风明显,雨热同季。由于高山向平原过渡和海洋向内陆过渡的共同作用,气候资源丰富,但气象灾害多样、频繁,且大都发生在夏季。影响连云港市夏季的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雨、台风、洪涝、干旱、连阴雨、冰雹、龙卷风等,这些气象灾害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夏季的气候预测准确率则显得尤为重要。据江苏省气候中心统计表明:自本世纪以来,夏季降水分布发生转变,淮河流域(包括淮北和江淮之间大部地区)进入降水偏多期,长江流域大部地区进入偏少期。在2000-2009 年的9 年中,淮北地区降水量有6 年高于平均值,其中2000、2003 、2005 和2007 年偏多5 成以上。就本地而言,2003 至2009 年连云港市夏季也已经连续6 年降水处于多雨期,因此2010 年是继续多雨或是转为少雨,是社会各界非常关注的问题。目前,我国气候系统监测诊断业务体系初具规模。建立起了一套以汛期气候预测为主要内容,包括月、季、年尺度的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系统【4】。建立了第一代包括全球海洋资料同化、全球海气耦合模式、东亚区域气候模式等组成的动力气候模式预测业务系统,已经走上动力与统计结合的轨道,正在进行气候系统模式的研发工作。自80 年代初我国开展气候影响评估业务以来,已逐步由定性向定量评估转变,并由仅用简单的统计方法向与复杂数学评估模型相结合的方法转变。开展了有关气候理论和应用研究。我国在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对连云港市2010 年夏季(6~8 月)(下同)气候预测的回顾,总结了该季的气候特征,并将预测与实况进行对比分析后,得到一些对连云港市2010 年夏季气候预测效果较好的方法,希望将这些方法逐步加以验证和优化,最终建立起连云港市夏季气候预测的模型,将此模型的业务系统化,使预测结论更准确、更直观,服务方便快捷,为防灾减灾、适应和减缓未来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