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白云石化作用机理及其对储集层的改造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张杰寿建峰文应初王一刚胡安平
  • 会议时间:2011-10-01
  • 关键词:白云石化 ; 形成机理 ; 储集层 ; 地质改造
  • 作者单位:张杰,寿建峰,胡安平(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浙江杭州 31002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碳酸盐岩储层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 310023)文应初,王一刚(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碳酸盐岩储层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 310023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00)
  • 母体文献:2011白云岩成因及油气储集层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11白云岩成因及油气储集层研讨会
  • 会议地点:北京
  • 主办单位: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白云石化作用在地层中普遍发育,但对其形成环境、影响因素、形成机理以及对储集层的作用等的认识一直存在争议。文中分析了去白云石化的识别标志,从是否保留原始晶形、产出状态及形成环境以及成岩作用中的表现形式3个方面对去白云石化作用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去白云石化形成环境广泛,从近地表受大气淡水影响的环境,直到浅埋藏、深埋藏等环境,甚至表生矿床、湖相环境中都可以发育去白云石化。影响去白云石化的因素主要有:原始白云石的化学成分与物性、有序度、流体性质(包括流体中SO24-浓度、Ca/Mg值、温度、CO2分压和pH值等)以及原始白云石是否含Fe等。利用阴极发光与地球化学分析等手段,可有效界定近地表、海水与淡水混合以及埋藏等不同环境下去白云石化的形成机理。去白云石化的过程可以被分为两个步骤:(1)白云石的溶解;(2)方解石的沉淀。这两个步骤可能仅发生其中之一或前后顺序不同。去白云石化多从白云石晶体核心或边缘与核心之间的界面处开始,这是由于这些地方在白云石生长过程中有缺陷或Ca含量较高。去白云石化可以被认为是Mg2+“逐渐释放的过程。方解石-白云石-溶液体系的研究有助于探讨方解石、白云石之间相互转化的条件及影响因素。近地表去白云石化常常与膏盐溶解和渗流带/潜流带大气淡水有关。横向上连续分布的去白云石化地层可指示不整合面。研究去白云石化作用产物的特征,可以反映成岩作用期次及流体来源。去白云石化可增大溶模孔和晶间隙,改善储集性能,但去白云石化贡献的孔隙多与后期淋滤有关,如果缺乏后期淋滤,晚期埋藏形成的去白云石化方解石对于储集层孔隙是破坏性的。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