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基于三维地质建模的黑龙江铜山铜矿床定位预测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王功文谭成印金山岩王丽梅
  • 会议时间:2009-06-01
  • 关键词:三维地质建模 ; BP神经网络 ; 矿床定位 ; 黑龙江铜山铜矿
  • 作者单位:王功文(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市国七资源信息开发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谭成印,金山岩(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 黑龙江省黑龙矿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 150036)王丽梅(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市国七资源信息开发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
  • 母体文献:2009全国数学地球科学与地学信息学术会议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09全国数学地球科学与地学信息学术会议
  • 会议地点:广州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黑龙江铜山铜矿床位于大兴安岭成矿带的北部,是多宝山斑岩铜矿田中的大型矿床之一。本文在系统收集、整理黑龙江铜山铜矿床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钻孔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斑岩型铜矿床典型蚀变分带和多期、多阶段成矿规律的认识,首先建立矿区钻孔数据库,并利用Micormine软件建立铜山矿区钻孔、地层、岩体、断层(成矿期后)、蚀变岩体和地球物理(反演)找矿异常体三维模型,然后利用VC++和OpenGL开发的3D-GIS平台,辅助虚拟钻孔、虚拟剖面和神经网络技术,利用块体单元三维反距离插值方法建立了研究区Cu含量为0.1%的矿化三维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研究区三维地质找矿信息模型(蚀变组合模型、品位模型、矿体模型)的交叉验证,分析深部地质体找矿异常三维模型的空间拓扑关系,得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新认识:(1)Ⅰ、Ⅱ号矿体和Ⅲ号矿体具有同源性和多位一体的成矿模式;(2)Ⅱ号矿体被铜山断层逆冲推覆:断层上盘由东向西推移距离在100-400m,由南向北推覆400-600m,由下向上推覆400m左右,且矿区1080-1120勘探线深部(800m以下)断层的下盘以南200m左右的地段是被错断的Ⅱ号矿体;(3)Ⅲ号矿体是铜山矿床的主要矿体:三维矿化体预测结果表明矿区东部是主要赋矿地段,该地段正是)Ⅲ号矿体赋存位置,其已知最深钻孔为1308m,岩心仍见有浸染状铜矿化岩体,矿体垂向延伸范围超过了1000m,利用BP神经网络方法预测最大成矿深度为1732m。在此基础上,利用三维建模技术实现了Ⅱ号矿体三维重建和Ⅲ号矿体深部定位预测。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