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上海地区地面沉降新特征的发生机制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沈水龙许烨霜
  • 会议时间:2014-11-01
  • 关键词:地面沉降 ; 含水层变形 ; 力学体系 ; 细颗粒流失作用 ; 城市化建设
  •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上海 200240;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国家重点试验室,上海 200240
  • 母体文献:第四届全国地面沉降防止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四届全国地面沉降防止学术研讨会
  • 会议地点:西安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近年来上海地区的地面沉降出现了第四承压含水层持续变形及滞后的新特征,传统土力学已不能完全解释其机理.针对上海地面沉降发展新变化,已有的研究从如下方面进行了探讨:针对沉降加剧现象,分析了城市化建设对地面沉降的影响;从砂土材料的蠕变性状出发,分析深部含水层过大变形的现象.上述两方面虽在一定程度上可解释沉降新特征,但还是不能完全阐明其发生机理.基于此,本文提出考虑含水层抽水后受力状态随空间与时间再分布的两种动态传力机理分析方法:(1)基于Cosserat力学体系的地面沉降模型考虑了水力梯度变化在砂土层中产生的剪应力,给出了考虑固结效应的Cosserat介质力学模型,可以很好地从含水层受力机理的角度解释含水层持续变形增大和变形滞后的发生机理;(2)水的渗透会对土骨架产生拖曳力,使粘性土的细颗粒在粗颗粒构成的孔隙中移动,发生内部侵蚀流动造成细颗粒流失,阐述了考虑细颗粒流失作用对地面沉降的影响及其地面沉降在含水层空间与时间重分布的发生机理.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