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兩岸低碳經濟比較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楊之遠
  • 会议时间:2012-11-24
  • 关键词:低碳经济 ; 市场环境 ; 合作模式 ; 战略规划
  • 作者单位:中國文化大學土地資源學系
  • 母体文献:2012两岸节能减碳之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12两岸节能减碳之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研讨会
  • 会议地点:台北
  • 主办单位:清华大学
  • 语种:chi
摘要
在两岸关系逐渐改善氛围下,环保与能源是最不具争议性之议题,因此两岸低碳经济应该具有非常高的合作潜力。台湾目前之低碳试点多以社区为主,其发展之经验与技术可提供中国农村参考,反之中国在平津冀地区推动低碳技术与当地产业聚落之经验,亦可做为台湾推动太阳能产业众落参考。由于两岸在再生能源之研发均起步较晚,许多关键专利技术都掌握在欧盟与美国手中;中国近几年自行研发能力已大幅提升,而台湾推动再生能源之瓶头在于成本高、国内市场太小,因此如能与中国相关企业合作,不仅技术层次可提高,亦让台湾之低碳技术产品有销路。近年来两岸在能源技术交流方面逐渐加温,但是速度不快,动力亦嫌不足,建议首先加强两岸(1)低碳经济理论学术交流,(2)再生能源技术研讨会,(3)能源效率标准认证协商,(4)合作开发新的低碳能源,(5)低碳社区与低碳城市相互观摩。台湾海峡为国际间优良的风场,大陆在风机制造与离岸风场开发方面都有成熟的经验,建议两岸可共同进行台湾海峡离岸风场开发工作。建议中国政府公共工程投资优先采购台湾优质产品,特别是台湾具技术优势的节能减碳商品,例如风光互补系统、建筑一体太阳能电池、发挥两岸产业分工之综效。两岸目前皆积极推动绿色载具产业发展与充电基础设施之布建工作,建议两岸可共同进行电动机/车辆、氢能燃料电池车辆等绿色载具之共同性标准研拟。台湾与大陆目前在智慧电网的发展处于测试与示范、建立产业标准阶段,建议两岸共同进行智慧电网与先进读表整合应用示范,并共同产业或技术标准发展。前述各项可同时进行,如果进行顺利则可考虑将低碳产业纳入ECFA协议项目。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