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影响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前期潜在预报因子评估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祝从文郭玲何金海
  • 会议时间:2011-11-01
  • 关键词:潜在预报因子 ; 夏季降水 ; 大气环流
  • 作者单位:祝从文(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郭玲(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南京,210044)何金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南京,210044)
  • 母体文献: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会议地点:厦门
  •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东亚夏季风的异常直接导致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异常,而长江流域是夏季大范围旱涝灾害发生频繁且严重的地区。影响我国夏季降水的因子有很多,且气候本身是变化的,降水与因子之间的关系一般是非平稳的,需要考虑因子影响的年代际背景。本文利用1951-2006 年美国NOAA 海温资料、NCEP/NCAR 再分析资料和青藏高原雪深等资料,根据前期海-陆-气因子对夏季长江流域降水的影响, 从外源强迫和大气环流等多方面搜集并整理了影响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40 个预报因子,并讨论了前期因子与夏季降水在不同阶段的相关稳定性,同时通过评估选出与降水相关显著的冬、春季因子,并检验其对降水的预报能力,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影响因子与夏季降水的相关随着时间呈现出年代际的变化或正负的改变。海温、积雪等外强迫因子与长江流域汛期旱涝相关显著体现在前冬,而大气环流因子与降水的相关显著阶段主要集中在前期春季;2)冬季黑潮海温、青藏高原积雪以及贝湖地表气温通过影响高低纬度季风环流系统进而对长江流域降水起作用,是影响该地区夏季旱涝气候变化的主导因子。上述因子在上世纪70 年代末气候突变之后与夏季的大气环流存在相关,对长江中下游夏季旱涝的预测具有指示意义;3)历史回报结果表明,前冬黑潮海温、青藏高原积雪和贝加尔湖气温指数在20 世纪70 年代末之后对夏季长江中下游降水具有较好的预报能力,可以作为该地区夏季降水的潜在预报因子。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