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崇明东滩植被群落时空动态变化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韩震刘瑜恽才兴郑金海
  • 会议时间:2009-08-05
  • 关键词:崇明东滩 ; 植被群落 ; 遥感 ; 时空变化
  • 作者单位:韩震(上海海洋大学 海洋科学学院,上海 201306;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306;大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上海市高校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306)刘瑜(上海海洋大学 海洋科学学院,上海 201306)恽才兴(华东师范大学 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62)郑金海(河海大学 海岸灾害及防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98)
  • 母体文献: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
  • 会议地点:呼和浩特
  • 主办单位:中国海洋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X21;TP7
摘要
长江口崇明东滩是海与陆交汇的特殊地带.植被是其主要地物类型之一,它是反映崇明东滩生态环境变化重要而又敏感的指标因子.遥感技术应用于大规模、大尺度的湿地植被调查中,具有宏观、同步、动态的优势.利用1992~2007年四景Landsat卫星遥感数据对崇明东滩植被群落进行了分类.在分类的基础上,结合野外调查数据、20世纪50~80年代航片植被解译成果以及历史资料数据,在Arc GIS 9.2平台上对长江口崇明东滩植被群落的时空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近60年期间的东滩植被群落时空分布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之前,分布在岸堤外侧自然状态的植被群落随着潮滩的淤涨向海域方向不断延伸,植被带宽平均约为50 m;20世纪80~90年代,植被群落面积大幅度下降,90年代初期,由于外来物种互花米草的入侵和其迅速蔓延,植被分布呈现出高程梯度分布的特征;进入20世纪以来,长江口入海泥沙不断减少,人工促淤工程增多,围垦强度加大,目前,崇明东滩潮滩植被群落进入了新的塑造期,到2007年互花米草群落面积已占全部植被群落面积的38%,逐渐成为崇明东滩的主要植(被)群落.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