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河南省夏玉米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其中河南省属于黄淮平原套、复夏播玉米适宜种植区,这一区域也是我国玉米种植面积最大的区域。根据夏玉米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充分考虑河南省夏玉米生产和农业气候特点,按照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品质结构、提高种植效益的原则,选取全生育期降水量(mm)、全生育期日平均气温≥10 ℃积温(℃?d)、全生育期日照时数(h)、苗期(6 月上旬-6 月中旬)降水量(mm)、拔节-抽穗期(7 月下旬-8 月中旬)降水量(mm)和中后期(7 月中旬-9 月上旬)大风日数(d)等6 个气候要素作为河南省夏玉米农业气候区划因子,并按照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进行分级。利用河南114 个气象站点1971-2000 年气候资料和台站地理信息,结合1:25 万河南省基础地理背景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将等高线数据转成高分辨率(1000m ×1000m)的数字地形模型(DEM),综合考虑气候要素与经度、纬度、海拔、高度、坡度、坡向等地形因子的基础上利用梯度距离平方反比法,对夏玉米不同生育期的温度、降水和日照等气候资源的空间分布进行推算。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区划因子分别构建模糊隶属度函数,将全省划分为适宜种植区、次适宜种植区和不适宜种植区3 个分区。区划结果表明豫东、豫北和南阳盆地的大部分地区等都是夏玉米适宜种植区;豫南信阳和豫西南的山区为夏玉米不适宜种植区;豫北的太行山、豫西的丘陵地带以及南阳东南部和驻马店南部等地为夏玉米种植次适宜区。最后利用<河南调查年鉴年>中的河南省2006-2008 年各县(市)夏玉米播种面积以及常用耕地面积资料,计算出夏玉米播种面积占常用耕地面积的比例,并设定面积比例<15%的区域为夏玉米不适宜种植,15%-30%为夏玉米次适宜种植区,>30%为适宜区。按照这个标准对区划结果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区划结果基本与实际种植面积一致,而豫北和中部部分地区由于靠近黄河,有一定的水稻种植,与区划结果有一定偏差,但是就气候条件而言,这些地区仍然是夏玉米种植的适宜区。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