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陕西暖季雷暴的主模态及其可能的影响机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张宏芳
  • 会议时间:2012-09-01
  • 关键词:陕西雷暴 ; 主模态 ;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 蒙古气旋
  • 作者单位:陕西省气象服务中心 陕西西安 710014
  • 母体文献:第29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29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会议地点:沈阳
  •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U21;U2
摘要
利用1960-2010 年陕西76 个台站暖季雷暴观测数据、NCEP/NCAR 逐月再分析资料,分析陕西暖季雷暴气候体征、年际变化主模态以及影响两个主模态的可能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近51 年陕西雷暴日数总体呈下降趋势,雷暴日数7 月份达到峰值,暖季雷暴日数占全年的70%以上;(2)陕西雷暴日数空间型主要表现为东西向的反位相振荡(EOF1)与陕北南部、关中南部的大部分地区负异常及延安地区、榆林北部、陕西南部局地正异常(EOF2),分别解释了总方差的52.7%和12.4%;(3)Morlet 小波分析显示EOF1 存在显著的3—6 年变化周期,EOF2 存在15 年左右的年代际变化周期;(4)EOF1 空间模态时间系数的回归气象要素场显示暖季大陆上气压减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584 特征线位于30°N附近,西南暖湿气流向北输送增强,陕西西部雷暴增多;EOF2 时间系数回归表明当蒙古国附近气压场正异常,蒙古气旋填塞,北风分量增强,冷空气南下对陕西暖季雷暴第二空间模态有重要影响;(5)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强度、面积是影响陕西雷暴的空间模态EOF1 的重要因子,但这种影响并不是线性的,同样,蒙古气旋的位置、强度变化可能与陕西雷暴空间模态EOF2 密切相关.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