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燕辽带火山岩型铀钼多金属成矿时代及地质意义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韩军
  • 会议时间:2015-10-18
  • 关键词:铀钼多金属矿 ; 成矿机理 ; 年龄测定 ; 地质构造
  • 作者单位:中核集团铀资源勘查与评价技术重点实验室,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29
  • 母体文献:中国地质学会同位素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三十周年暨同位素地质应用成果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地质学会同位素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三十周年暨同位素地质应用成果学术讨论会
  • 会议地点:宁波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P61;TL8
摘要
研究区为北东向燕辽中生代构造-岩浆火山带,也是河北省沽源—内蒙古红山子—辽宁兴城铀钼等多金属成矿带,大地构造背景为西部是华北陆块北缘与内蒙古海西褶皱带交汇部位,是大兴安岭火山活动带的南缘,东部为燕辽古陆核增生及中生代以来形成的构造火山岩带,已经发现一批铅锌、铀、钼、金、银为主的大中型矿床.华北陆块北缘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带中的沽源-丰宁-红山子-兴城铀多金属成矿带具有东早西晚的成矿特征,铀成矿与铀源、构造-岩浆演化和热液活动密切相关;银矿成矿主要受前中生代矿源层和燕山中晚期火山热液活动密切相关;钼成矿受控于成矿类型,斑岩型或接触交代型主要受中酸性岩浆活动控制。上述矿床均为小岩体、岩枝、脉岩控矿,该类岩体(层)是找矿的主要目标层位(地质体)。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