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过渡金属修饰椰壳活性碳同步控制燃煤烟气中多重污染物(Hg0/SO2/NO)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邱俊祥林弘萍郭天和陈孝行张添晋苏楷涵席行正
  • 会议时间:2015-09-21
  • 关键词:燃煤烟气 ; 多重污染物 ; 椰壳活性碳 ; 过渡金属 ; 物理特性 ; 化学特性
  • 作者单位:邱俊祥,陈孝行,张添晋,苏楷涵(台北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与管理研究所)林弘萍(成功大学化学系)郭天和(东南科技大学环境工程系)席行正(台湾大学环境工程学研究所)
  • 母体文献:2015中国科协海峡两岸青年科学家学术活动月两岸环保高层专家论坛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15中国科协海峡两岸青年科学家学术活动月两岸环保高层专家论坛
  • 会议地点:北京
  •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O64;TS1
摘要
本研究主要探讨商用椰壳活性碳经过渡金属表面改质前后物理/化学特性,及其对多重污染物(Hg0/SO2/NO)排放控制效益,其表面过渡金属改质选定为钒(V)、锰(Mn)、铜(Cu),改质比例各为5%.研究结果显示,经过渡金属改质后椰壳活性碳之BET比表面积与孔体积皆呈现下降之趋势,且改质前后活性碳表面形态呈现极为类似.表面官能基分析(XPS)结果指出,活性碳表面经Mn,V改质后分别主要存在Mn3+/Mn4+及Cu+/Cu2+价态.污染物去除实验结果指出,铜改质活性碳于150℃氮气及烟气环境下具有最佳之汞去除率,分别为54.5%及98.9%,当温度提升至350℃,铜改质活性碳仍然拥有相当好的汞去除率;此外,钒改质活性碳于350℃下具有最大的SO2去除率,约28.3%,但值得注意的是,过渡金属改质前后活性碳于烟气环境下对于NO去除效率不佳,此结果指出使用表面修饰活性碳吸附NO显然不是一条合适的途径,以NH3进行催化还原应该为后续需讨论之方向.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