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安全高效现代化矿井无线传输技术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孙继平
  • 会议时间:2013-11-01
  • 关键词:煤矿矿井 ; 无线传输技术 ; 科技创新
  •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煤炭学会煤矿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信息与自动化专家委员会
  • 母体文献:第23届全国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学术会议暨第5届中国煤矿信息化与自动化高层论坛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23届全国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学术会议暨第5届中国煤矿信息化与自动化高层论坛
  • 会议地点:北京
  • 主办单位:中国煤炭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TN9;TN8
摘要
本文根据现代煤矿发展方向,提出了矿井宽带无线传输技术是解决采掘工作面等移动监控、监视和语音通信的关键技术,认为矿井宽带无线传输应满足传输带宽宽、便于接入有线宽带网络、中继设备少、设备体积小、发射功率小、电磁兼容好、标准化、安全性好、电源电压波动适应能力强等要求.通过分析得出:透地通信不能用作矿井宽带无线传输技术,但可用作煤矿井下避难硐室等应急通信;感应通信不能用作矿井宽带无线传输技术,但可用作煤矿井下救灾通信等;漏泄通信不能用作矿井宽带无线传输技术,但可用作煤矿井下局部通信等;PHS(小灵通)、CDMA、GSM、Bluetooth(蓝牙)不能用作矿井宽带无线传输;RFID不能用作矿井宽带无线传输,但可用于煤矿物联网、矿用设备管理和防碰撞等;ZigBee不能用作矿井宽带无线传输,但可用于煤矿井下人员、胶轮车、电机车等动目标精确定位和矿用传感器无线传输等;超宽带UWB不宜用作矿井宽带无线传输,但可用于煤矿井下生命探测、防碰撞、人员和胶轮车等动目标精确定位等;WCDMA、CDMA2000、TD-SCDMA等3G不宜用作矿井宽带无线传输,但可用于煤矿井下语音移动通信等;矿井宽带无线传输技术宜采用WlFI;4G有可能成为未来矿井宽带无线传输技术.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