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几种主要螯合剂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唐浩韩少华熊丽君黄沈发
  • 会议时间:2011-08-17
  • 关键词:土壤污染 ; 重金属 ; 植物修复 ; 螯合剂
  • 作者单位:唐浩,熊丽君(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上海200233)韩少华(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201620)黄沈发(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上海200233;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201620)
  • 母体文献: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 会议地点:乌鲁木齐
  •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X53;S34
摘要
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广泛、危害严重,已经成为环境污染与防治中的难点、热点问题,螯合剂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综合螯合诱导植物修复技术发展概况的基础上,综述了几类主要的多羧基氨基酸类螯合剂及天然螯合剂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中的研究进展.最后,对螯合诱导植物修复研究领域进行了展望,并提出继续深入探究鳌合剂诱导植物累积金属的机制尤其是从根部向茎叶的传输机制。研究鳌合诱导技术最适宜的环境条件,根据植物生长规律探求最合适的给药时机,开发与鳌合剂协同作用的土壤改良剂,最大限度地提高鳌合诱导效率;同时减少鳌合剂在环境中的暴露时间和暴露剂量,减轻对环境的潜在威胁。鳌合诱导修复一定要用到植物,为避免使用外来物种带来的问题,应诱导高产量本地植物的金属富集能力,使非超积累植物随蒸腾作用富集高浓度可溶性金属鳌合物。还需进行鳌合诱导植物修复技术的经济可行性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价。对鳌合诱导技术的实施及有关技术进行规范与示范;建立植物修复安全评价标准。鳌合诱导植物修复技术应与其他技术(如分子生物学转基因技术、根部微生物学强化技术以及根部土壤金属化学调控技术等结合起来,以提高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